她是一名服装设计师,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家时装公司的展览橱窗中发现了自己的作品。经过三年的艰难查访,她终于得知是一名商业间谍窃取了自己的设计成果。她想通过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权利,却发现想要讨回公道,几乎是不可能的……
保险箱密码泄露了
一天,意大利著名时装设计师耶莉娅偶然从一家时装公司经过,无意中看到她昨晚才刚刚设计好的一款最新欧洲古典式晚礼服,居然被原封不动堂而皇之地搬上了这家时装公司的陈列橱窗,不少行人正驻足围观,并对这套晚礼服独具匠心的高雅、精美的设计而啧啧称叹。
耶莉娅当时既惊讶又困惑,望着这一幕简直不可思议,难道这是两个设计师之间偶然的一种巧合?不,因为她知道,一件创意独特的高级晚礼服的设计,需要有200多个特定的信息,而在两个毫无联系的设计师的大脑中,要让他们的信息完全相同,概率只有45万分之一。这些信息倘若再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排列组合即设计,完全相同的巧合率只有25亿分之一,所以可以断言,偶然巧合是不可能的。
那么会不会是图纸泄密了呢?耶莉娅清楚地记得图纸设计好后就锁进了办公室的保险箱。作为世界上最知名的时装设计师之一,多年来耶莉娅每一款作品都受到整个时装界的追捧,她设计的服装总是与众不同,而且每一款都在时装界掀起一股潮流。现在没有一家时装公司两眼不紧紧盯着耶莉娅,都希望从她那里捕捉商机抢占市场,因此,耶莉娅十分小心,为了防止泄密,她的防范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她从不用电脑设计,即或纸上设计时,永远也是“单干”,从不与人合作,对描绘过的图纸,哪怕是一张草稿,不是随手烧掉就是锁进最先进的“多位密码加电脑储存式”保险箱中,而密码甚至对自己父亲都守口如瓶,可以说防范措施已达到了无懈可击、滴水不漏的地步。但眼前的事实却让耶莉娅几乎昏厥,她抱着最后一丝侥幸朝办公室匆匆跑去。
耶莉娅赶回办公室,匆忙打开保险箱,借助“电脑记录仪”一看,在昨晚9点多,箱门被人打开,四十分钟后才重新关上。图纸虽然一份没少,但肯定都被偷拍了,这就意味着,耶莉娅所有的心血,包括这款费时几个月才设计出的最新晚礼服,统统被窃!耶莉娅一下瘫倒了……
商业间谍读懂唇语
那么,耶莉娅视为生命的商业机密是如何泄露出去的呢?事情得回到三天前,耶莉娅为自己那款即将诞生的新款晚礼服正与一家时装商在罗马希尔顿酒店的二楼会议厅签约,这也是一种习惯,每当有新款的设计诞生,便把专利卖给某家时装公司。但他们不知道,此刻在厅外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一个叫赫克尔的中年男子正悄声关注着这一切。这个赫克尔早年也是学时装设计的,但近年来,他改行当上了时装间谍,专门效力于一家大公司,并靠出卖商业情报来牟取暴利。
签约后,照例要开酒会庆祝,前来捧场的人自然不少,济济一堂,赫克尔也混在其间。偏巧这时,耶莉娅的手机响了,有急事找她。但是根据合同,她必须在一小时内将设计好的图纸原件交给对方。耶莉娅分身无术,只得请自己最信赖的人———父亲去代取图纸。耶莉娅悄声告诉了父亲保险箱的密码,她父亲怕记性不好,想写在本子上,但被耶莉娅制止了,她要父亲背下来。
这一幕被赫克尔清楚地看在眼里,他一阵莫名的激动,顿感上帝赐予的机会终于盼来了。赫克尔抢先一步赶到停车场,躲在一个暗角,然后取出高清晰微型摄像机,将镜头对准从大厅出
来走向停车场的耶莉娅的父亲。此时的老人惟恐忘记那一串数字,一边走一边反复背诵,嘴唇不由自主地嚅动着,虽然没有一点声音,但他嚅动的嘴唇却准确无误地装进了赫克尔的镜头。赫克尔如获至宝,赶忙溜回公司,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语言分析仪”,对老人嚅动的嘴唇进行“动态口型分析”。这种“智能语言分析仪”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多年来研究的一种成果,它能从浩如烟海、数以万计种“可能”中,分析筛选出最合理的结论。通过最后分析,结果很快被筛选出来了,耶莉娅父亲的念念之词果然是一组数字。
赫克尔马上展开行动,他通过一名早就被收买了的在耶莉娅身边工作的保洁工,很顺利进入了耶莉娅的办公室,并根据破获的密码成功打开了保险箱,将里面所有备份的图纸全部拍摄下来,然后赫克尔将胶卷带回公司快速冲出,连夜以高价卖给其他时装商,就这样耶莉娅几年的心血,包括那款最新设计的欧洲古典晚礼服在一夜之间全部“为他人作了嫁衣裳”。
耶莉娅向警方报了警,警方通过调查也找过赫克尔,但他一口否定。由于耶莉娅无法证实,赫克尔出卖的时装设计图是她的作品,因此警方无法立案,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窃作品堂而皇之地摆在橱窗,却无法起诉。
三年后才真相大白
不甘认输的耶莉娅最后找到了一家有名的私家侦探社,聘请了最好的私家侦探调查,最后历经千辛万苦,历时三年才得以查明真相。
原来,赫克尔效力的这家公司养了一批像赫克尔这样出色的商业间谍,这些间谍身手敏捷,往往借助先进工具,神出鬼没,无孔不入,让人防不胜防,比如前面提到的“智能语言分析仪”,本来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用于情报刺探,是他们研究数十年的结晶,但用在商业上,却成了商业间谍的好帮手。
另外,为了让“嗟来之食”尽可能地披上合法化的外衣,赫克尔所在公司成功研制了一套“时装大师”软件,这套软件可以自由地“取料”和“拼接”,把任何一位时装设计师闪光的部分随意拈来,然后根据需要由电脑自动“拼接”,这样,由赫克尔所在公司推出的时装往往融汇了数位、甚至数十位其他设计师的理念和成果,从而让许许多多的时装设计师防不胜防,有口难言。
耶莉娅在掌握了这些证据后,曾试图联名其他时装设计师控告赫克尔和他所在的公司,但却遇上前所未有的阻力,由于时装更新快,很多设计师都不愿为某“套”或某“件”时装申请专利保护,因为这样既费时手续又多,而《著作权法》也规定,只有当“抄袭部分”达到原件的30%以上比例才能判为侵权,这让赫克尔的公司钻了漏洞,因为他们的每件作品都是由很多时装设计师的作品“拼接”而成的,所以要想告倒赫克尔和他所在的公司,至少要联名数十位甚至上百位时装设计师,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直到今天,这场官司仍在欧美时装界闹得沸沸扬扬,但不管结果如何,随着商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商业间谍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没准,下一个商业间谍案就发生在你的身边。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