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1版:财经·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地产金融陷入博弈乱局
· 3套房被订 汤臣一品自我炒作?
· 耗资140亿 迪拜人工岛一房难求
· 一线商品住宅市场进入深度调整
· 保险公司可出国 办理保险业务副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8 月 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朗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中央严控遭遇地方有保有压
地产金融陷入博弈乱局
资料图片

  就在中央三令五申房地产类银行贷款需严控风险时,一些商业银行的地方政策却打起“小九九”,显露出“外紧内松”的迹象:向大型房地产企业放开信贷,对地方政府信用担保过度信赖,甚至多种地下贷款中介暗中流行。

  中央严控遭遇地方有保有压

  中央严控地方暗挺

  尽管中央三令五申房地产类银行贷款需严控风险,上海等地的多家商业银行也表示,房地产类贷款已经严格收缩,甚至基本叫停。但实际上,房地产类信贷仍在一些地方以各种变相方式操作着。

  据某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介绍,不少银行在向优质的开发企业出具所谓“加强银企合作”的建议函。

  “下半年,我行将执行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有保有压的原则,并郑重承诺,尽管信贷规模较为紧张,但仍由总行控制部分规模,继续为贵公司提供持续、坚实的资金支持。希望贵公司推荐更多的优质项目,我行愿进一步扩大信贷支持,并提供跨区域联动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在一份类似的建议函中,一家商业银行做出如上表示。

  只要是优质企业,银行的信贷支持仍然积极。这和目前银行仍没有转变的对房地产信贷的高度信赖有关。

  某商业银行信贷部经理介绍,平均来看,目前商业银行的房地产类贷款占全部贷款业务的50%左右。而存贷差收益又是银行80%左右的收益来源。放贷,尤其是向房地产类企业和个人放贷,是银行创收的必然选择。

  银行仍信地方政府“保底”

  根据央行等中央级金融管理机构的多次表态,一些和地方政府担保相关的贷款,包括土地储备贷款的抵押等并不具有法律效用。

  然而,银行对这种方式的贷款仍然深信不疑。“我们最相信的还是地方政府的担保,尤其是财政担保。而且要求担保的财政账号开在本行,以便实时监控。”某商业银行一位信贷经理介绍。但这位经理同时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地方政府失信的情况,但有可能一些地方已经出现类似风险。

  比如,政府背景的土地储备机构盲目“圈地”、批地,土地储备贷款承贷主体自有资本低,负债率过高,收入受行政干预等问题都导致这类贷款的风险很大。对此,银监会近期明确表示,银行系统应对储备土地的性质、权属关系、契约限制、开发规划等方面尽职调查,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和违约必须提前还款的罚则。

  另外,自宏观调控后,“可协助房地产企业通过其他方式取得开发贷款”的说法开始在一些金融中介公司的业务介绍中赫然出现。“通过正常渠道取得开发贷款基本不太可能,就会导致大量的地下中介的出现。”一位操作这一业务的人士表示。

  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房地产信贷,另一方面又要实现盈利目标,同时严防调整产业结构后引起的不良贷款反弹。地方银行的两难境地仍在持续。快报记者 于兵兵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