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1版:财经·证券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变味”的盛宴:新股逐利众生相
· 人民币反弹 升破7.97元创新高
· 美元走软 国内黄金白银价上涨
· 光大保德信 新增长基金7日起发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8 月 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朗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变味”的盛宴:新股逐利众生相
  往昔把股市搅得心惊肉跳的新股发行,却意外地获得空前的追捧,引得数百万投资者争先认购。迄今完成网上发行的13只新股,累计吸引了1100万投资者参与,新股资金单次冻结总量最高达8010亿元。这个数字大概是年初A股所有账户上资金余额的4倍。

  钱就这么来了,从南到北,从上至下,从百亿基金到刚进市场扑腾的股民,数以千亿计的场外资金涌入市场。在对新股盛宴的利益追逐中,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行为也在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味”。

  【潮涌】

  收益高引发

  资金大搬家

  “新股中签越来越难了”————— 一直热衷申购新股的王松涛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这一点。

  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股民,王松涛曾经有过“中一个号就挣4万多的经历。”当年,五粮液、浦发银行上市让王松涛赚了不少钱。所以,今年新股恢复发行后,王松涛立刻投身到“摇啊摇”的热潮中来。

  “起初,中奖的概率还算不错”,(王松涛总是把新股中签称为“中奖”),“我资金算比较多的,一般每次都要申购八九十个号以上。即便中奖一个两个,好歹都能挣个几千元以上。”王松涛说。

  但是,7月26日,世博股份网上发行,王松涛一口气申购了290多个号,结果一个没中,败走麦城。

  “运气不够好”,他觉的。但他不气馁,坚持认为新股申购会给他带来回报。“无论怎样都比把钱存在银行里好。”他说。

  对于新股申购资金的增加,机构的感觉更加敏锐。“你看看交易所的回购利率就知道了嘛。”老陈手点着电脑屏说道。

  作为一家大型企业下属投资公司的经理,老陈在今年中行发行时,他一股脑儿把原来放在货币基金里的上亿资金全部拿来摇新股。现在,专攻新股的他对于中签率和资金利率格外敏感。

  “中国银行发行的时候,交易所7天的回购利率最高是2.7。而到了大秦铁路发行的时候,7天回购利率都超过了6.6%。明摆着,越来越多的机构,拿着国债在市场上借钱摇新股嘛。” 他说。

  【价升】

  询价高企机构争做人情

  一级市场钱潮涌动的结果,是新股上市价格的水涨船高,而这又反过来拉动了对于新股的需求,更进一步则是机构询价的表现。新股就好像一根铜线,一路把资金市场的热度传导到了新股发行的最上端—————初步询价。

  世博股份,大秦铁路后第一股,最终发行价被定为3.6元,27倍市盈率,初步询价中机构最高报价7元,市盈率高达53倍。远光软件最终发行价5.8元,初步询价中机构最高报价9元,38.3倍市盈率。华峰氨纶,最终发行价被定为6.70元,初步询价中机构最高报价9.5元,38倍市盈率。

  除去宏润建设和粤水电两公司的行业属性受限外,其他六只最近发行的新股,在初步询价中,均有机构报出高于30倍市盈率以上的报价。

  相当多的机构表示,他们在参与初步询价的时候,会依据研究员的专项研究报告提出报价,但也有基金经理私下承认,他们现在报价时更看重的是二级市场因素。“新股发行短期内看风险不大,我们做新股看的是短期,上市就抛,谁管这公司将来怎么着?”

  由于初步询价并不需要正式动用资金申购,因此,有些机构也就乐得做个顺水人情,或者更进一步期待未来能够投桃报李。“我不做人情,别人也会做。反正新股的最后发行价格还要过监管这一关。最终的发行价不会太高的。”一家机构这么说。

  在类似心态的影响下,新股初步询价中的机构报价越来越高,并和最终的发行区间倒挂。

  【炒新】

  开盘就走谁爱买就来接

  “打新股就像中福彩一样难。我申购都快十年了,却从来没有成功过。”上海市闵行区股民程杰这么形容他的新股申购生涯。入市十年,申购新股的历史也近十年。对于程杰,新股就像一个挂在天上的月亮,看得到,够不着。

  对于程杰这样的股民,炒刚上市的新股似乎成为参与新股热潮的唯一办法。更何况新股上市如此火爆呢!中工国际挂牌首日,一度最高飙升至50元,举座皆惊;得润电子的开盘市盈率达到63倍。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新股一碰就跌。” 程杰对于自己的炒新经历实在不满意。“到现在,我买过的几只新股都在一路向下。还好投资不多。不然,我现在就亏大了。”

  老股民吴绍立境遇则要好多了。无论是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老吴都是顺风顺水。老吴的炒股经历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后交易所重开,吴绍立再次开始他的炒股生涯。这位退休教师目前手头上有42个账户。“儿子、媳妇、亲戚、学生都托我炒。炒股是我退休后的‘工作’。”老先生瘦而矍铄,说话中气颇足。

  但这位“老股经”偶尔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吴绍立手中至今还有1000股大秦股票。他告诉记者,“当时我想留一个号看看。结果股价越跌越低。新股真的不能长时间持有,风险很大。”

  相对于个人投资者,参与摇新的机构们则要理性得多了。“我们中签的中国银行在上市第一天就走完了。”一家大型集团的投资经理告诉记者。他现在最大的心愿是,中行3个月的锁定期能够快点到,他们手头的几千万股可早点出手。“我们网上申购已经挣到了,网下的股票锁定到期我就抛,谁爱接盘就来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