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快报社区行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建份家庭档案 留住幸福时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8 月 6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朗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建份家庭档案 留住幸福时光
快报便民网维修摊点前排起了长队

  南宋时期的家谱、晚清时期的地图《金陵省城图》、民国初年的结婚照片……昨天上午,这些在普通人看来遥不可及的珍贵收藏品的复制品,全部被南京市档案局的工作人员带到南京菊花三村的广场上进行巡展,同时,工作人员还向广大市民介绍了建立家庭档案的相关知识。

  【档案知识】

  家庭档案,你家建了吗?

  “管家”记录时代变迁

  南湖小区的许向前先生,把自己整理出来的自家的家庭档案完整地捐献给了南京市档案馆收藏。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家的档案是该馆收藏的首份改革开放之后的家庭档案。昨天,父女俩被请到了活动现场。

  翻看“许家档案”,首先看到的是女儿许文娟小学到高中的作文、考试成绩单、家庭生活照片等。许先生还从1980年开始,连续25年记录家庭的经济支出情况。

  许先生说,以前家中的购物发票和交费收据都保留着,但并未分类整理,家电出故障时,要翻箱倒柜地找。自从建立家庭档案后,这份档案就像一个“管家”。

  热心市民现场赠“宝贝”

  “我家也有珍贵的东西,想捐给南京市档案馆。”家住菊花三村的孙志山老人让记者和档案馆工作人员跟他上门查看。

  孙老说,他上世纪50年代初从扬州参军,1955年被分配到西藏交通部门工作,连续多年被评为西藏地区劳动模范。195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随后他收到盖有周总理印章的请柬,受邀去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庆典。

  到北京后的经历更让孙志山难忘,他和其他劳模被邀请到天安门城楼,和毛主席、周总理一起观看阅兵仪式。回忆起这一切,孙老仿佛回到了那个无比光荣的日子。“我要捐的就是盖有总理印章的请柬和全国劳模奖章。我相信没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能比你们保存得更好了。”

  “这些资料和奖章真的很珍贵!”南京市档案局的陈局长看过老人捐赠的物品后,当即表示要为孙老建一个独立的档案柜,以安全妥善地保存好孙老的“宝贝”。

  家庭档案是维权证书

  南京市档案局的专家王菡介绍,建立家庭档案关键在积累。要把原先分别存放在家中各处的文件材料彻底清理、全部集中起来;要对工作单位中属于家庭档案的文件材料收集或者复制;要收集家史、家谱等材料。家庭档案的收集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

  南京市档案局的陈局长表示,建立家庭档案最直接的益处,就是能为家庭日常学习工作提供方便。家庭档案是维护家庭成员权益的法律证书,也是充实、丰富国家档案资源的一条重要途径。                

  【快报大律师团】

  包装损坏,商品仍应更换

  一看见律师,马先生便开始诉苦,“一星期前,我跟太太去超市买东西,太太看中了一套餐具。”马先生说,当时没仔细检查,便买了下来。结果,他们回家拆开包装一看,发现其中一只碗竟有修补过的痕迹。“我们找商家要求更换,可商家拒绝了。”商家的理由是,外包装有损坏,商标被撕,不符合商场更换商品的内部规定。

  “商家没有提供合格的商品,是违约行为。”上海光明律师事务所南京分所王立宁律师的一番解释让马先生宽心了不少,“商家要求包装完好的内部规定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你只要能证实你和超市存在买卖餐具的事实,并保证商品本身为出售时的原状,你就有权向商家要求更换商品,要求商家重新履行销售合同或解除合同。”

  【快报名医团】

  冬病夏治 贴膏药有讲究

  家住安德门的王素英今年68岁,年轻时和丈夫在农村种地。每次淌汗后,她都习惯跑到井边,拎上一桶冷水,直接往身上浇。她回忆说:“那感觉真是透心凉!”不过,如今王素英患上了关节炎,而且相当严重,经常腰酸背痛。

  听人说,冬病夏治比较好,她将信将疑。江苏省中医院的医学博士史锁芳告诉她,伏天难耐,但却是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治疗的好时机。冬季因为气压偏低,气温也偏低,容易引发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冬季治疗以治标为主,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病因。如果把这些病放到夏季来治,效果可能会更好。

  史锁芳提醒市民们,冬病夏治要讲究时辰,一般要在小伏、中伏、大伏的上午11点以前贴完药饼。上午11点到下午1点,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为确保疗效,药饼一般要敷贴3至6个小时。另外,贴好药饼后,千万不要去空调房,这样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也不要出汗,出汗会导致药饼脱落,最好在阴凉的地方呆着。贴敷当天,最好不要吃冷饮。如果敷贴部位出现水泡,尽量不要揭皮,也不要包扎,可以到治疗科室进行相应的治疗,尽量穿棉的、透气性好的衣服。一般三五天就好了。

  老人想捐遗体回报社会

  家庭档案走进社区

  “你是记者吧,我想麻烦你一件事情。”当社区活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先生找到了记者,“48年前,我是南京军区总医院首例肺动脉狭窄心脏手术患者,当时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我重获新生。现在年纪也大了,我想自己这样的身体和经历,应该有些医学研究价值,所以希望通过你们了解一下遗体捐赠的手续。”

  据了解,今年71岁的江义之老先生原是晨光机械厂的职工。“在我23岁那年突然查出患有肺动脉狭窄型心脏病,没多久就住进了医院,并且进行了手术治疗。”江老回忆道,“我这个手术在当时的南京军区总医院里从来没有做过,在手术中,我的心脏骤停,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我总算活了下来,但情况并不是很乐观。昏迷了半个月后,我逐渐苏醒,并健康地活了48年。一些认识我的医生都说,我现在能如此的健康是个奇迹。”江义之表示,既然他的生命是医院和医生给的,他死后还想将自己的全部捐献出来,进行医学研究,为以后医治相关疾病提供一些参考。

  快报社区记者 钟晓敏 李苏明 黄艳 邵瑜 杨扬 实习生 张璟/文

  快报记者 齐天天/摄

  【快报便民网】

  最火的还是快报便民网

  “快报便民网的维修服务队来了,而且还是免费的!”住在小行小区63岁的高大妈,回家拿来一台坏了两年的收音机,在路上还不断地向周围邻居“宣传”。这下子引来了众多居民,他们拿着自家“罢工”的和“生病”的家电前来维修。社区活动刚开始,居民们就将两张维修的桌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我前一天看到快报便民维修服务的消息,特地从油坊桥赶过来的。一开始找不到具体位置,一路上还问了不少人。”74岁的马燕华一边擦着汗,一边说着来小区广场参加活动的不易。

  “师傅你帮我看看,这钟什么毛病啊?”说着,马老先生将一台老式的钟和两只手表放在维修师傅面前,“这台老式钟买来快三十年了,前不久,调时间只能拨分针,不能拨时针,更不能倒拨。我那天倒拨了一下就坏了。子女都说扔了它,可它也陪伴我快三十年了,有感情啊。”

  由于维修钟表的居民太多,马老先生不得不拿着他的钟表在遮阳伞下等了很长时间。记者和修表的孙师傅商量,动作能否快一些,别让老年人久等。马老先生听见了,慌忙制止说:“修钟表是个细致活,急不得的,太马虎了也不行!不要催他,我不急,只要能修好就可以了。”“理解万岁!您放心,我一定帮您弄得好好的。”听了这话,孙师傅很感动。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