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文娱·事件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65元玩转嘉年华
· 邵逸夫被指父子情薄
· 苏叔阳2.tif
· 都市放牛为篮球写歌
· “郎昆”落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8 月 5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朗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郎昆”落网
■6年前曾冒充央视马国力诈骗十万元 ■被抓获时身上藏着数十名人电话号码
假郎昆被捕

  ■6年前曾冒充央视马国力诈骗十万元

  ■被抓获时身上藏着数十名人电话号码

  涉嫌诈骗苏叔阳等人的“郎昆”终于落网了。

  7月29日,冒充郎昆进行诈骗的嫌疑人冯燕宾被抓获。据冯燕宾交代,自今年5月份以来,他冒充“郎昆”多次给文艺界名人打电话,其中对有些事主没有诈骗成功。

  其实,冯燕宾在6年前就曾冒充央视体育部领导马国力,狂骗十多万元被判入狱。

  行骗

  蒙走苏叔阳四千三

  7月3日,苏叔阳在家里接到了“郎昆”的电话,“郎昆”高兴地说,中央电视台和联想集团联手,将于7月5日在昆仑饭店举办一场笔会,邀请其出席。一听是“郎昆”打来的电话,苏叔阳当即就答应了。

  7月4日早7时,“郎昆”又给苏叔阳打来电话,说参会者可获赠一台笔记本电脑,但要先缴纳个人所得税4250元,并让他现在就去港澳中心附近等着拿电脑。一个多小时后,“郎昆”再次用手机打电话说自己正开会,无法走开,已经安排了一名叫张扬的工作人员办这事。几分钟后,“张扬”在港澳中心附近的小树林旁出现了,苏叔阳按“郎昆”的要求,将4300元人民币交给了“张扬”,并按要求去亚洲大酒店的大堂里等着领电脑,可这名叫张扬的男子却再也没出现过。而再拨“郎昆”的电话时,发现手机已关机。这时,大作家才醒悟到自己被骗了,于是立即报案。

  调查

  在监控录像中显形

  根据苏叔阳的描述,“郎昆”派来收钱的工作人员“张扬”身高1米8以上,年龄大概四十多岁,皮肤很黑,寸头。在专案组调取港澳中心周边和亚洲大酒店里的监控录像后,发现了一名可疑男子,此人很高很壮,上身穿黑色套头T恤,下身穿深色长裤。经苏叔阳辨认,这名男子就是“张扬”。

  在接下来20多天的调查中,民警查实被“郎昆”骗的人还有著名音乐家金铁霖、美术家韩美林等人,诈骗手法基本一样。

  栽了

  数十名人列入“黑名单”

  7月25日,“郎昆”又使用同样手段跟著名作家玛拉沁夫联系,手段与苏叔阳等人遭遇的如出一辙。玛拉沁夫说,当时接到电话时,他听声音确实与郎昆的声音有几分相似,但是不如郎昆的声音低沉,有磁性。而且从言谈中也可以感觉到这个“郎昆”的腔调有些流气,不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因此他马上向央视询问,证实并没有此次活动,遂通知警方。事后他总结说:“只要稍微有点社会经验的人都会发现这是一个骗局。”

  警方立即布控抓人,最终在7月29日下午,于北京朝阳宾馆将假郎昆抓获。警察当场从其裤子口袋里搜出一张抄有数十位知名人士电话号码的信纸,上面的名字包括邓友梅、梁晓声、从维熙、关牧村等诸多文艺界名人,这些名字上有的还被画上了×,比如舒乙、孟伟哉等。据冯燕宾交代,所有画×的都是没有诈骗成功的事主。

  招供

  差点放弃玛拉沁夫

  假郎昆说自己真名为冯燕宾,并交代自己利用时间差一人演双角,既扮演打电话的“郎昆”,又当取钱的工作人员。因为怕被人识破,所以行骗目标都是60岁左右的人,他觉得这样就算被识破,还可以跑掉。可在这次对玛拉沁夫下手时,却碰到了年轻的玛拉沁夫秘书(警察装扮的)与他联系。加上报纸上有假郎昆诈骗一事,警方已立案调查的新闻,冯燕宾心里一个劲打鼓,于是决定放弃这次行动,可最终还是没逃出法网。

  冯燕宾供述,他知道郎昆是中央电视台的著名导演,认为郎昆在文艺界有一定权威,遂决定冒充郎昆进行诈骗。从今年5月份开始,他通过114查询台获得了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电话,并以郎昆的名义从各单位骗取知名人士的联系方式,随后打电话邀请这些名人参加“中央电视台与联想集团共同举办的活动”,然后行骗。

  老底

  6年前就有前科

  据警方公布,冯燕宾今年43岁,是北京市无业人员,2000年11月,就曾冒充中央电视台体育部领导马国力进行系列诈骗,对体育界人士诈骗40余起,涉案金额达10多万元,而当时的诈骗方法与现在的一样。6年前,他曾被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今年2月刚被释放,就又干起了“老本行”。

  假扮成玛拉沁夫秘书的梁警官透露,冯燕宾只有高中学历,在第一次入狱前是某厂工人,完全没有像大家所猜测的那样曾经在文艺界待过,或者经过某种专业口技训练等。只是他的声音与郎昆的声音有几分相象而已。冯燕宾一般在早晨或晚上诈骗,因为那时候人们的神经一般处于松懈状态。其实,只要被骗者能向央视核实一下情况,就可以避免上当受骗。

  受害人:

  下次一定报案

  得知假郎昆被抓住的消息,记者拨通了苏叔阳先生的手机。苏先生快人快语地告诉记者,假郎昆这种人就应该受到惩罚。

  记者询问他是否通过这件事,获得一些经验,他说:“我什么经验都没有,也不敢保证以后自己就绝对不会上当受骗,但以后凡遇到别人跟我提钱的事,我都要跟家人商量,不能再自己做主。”同时他意识到:“现在很多骗子就是利用了年龄大的人容易轻信别人的特点。要是年轻人遇到这种事情,反应可能就跟我们不一样了。”

  虽然骗子落网了,但苏叔阳还是有点烦恼:“自从我报案以后,记者的电话就源源不断地打进来,我连正常的写作时间都保证不了,这个是我当初没有想到的。不过,如果下次遇到这种事情我一定报案。”

  前天,记者试图与郎昆取得联系,但是其手机已转到移动秘书台。

  警方:

  骗子好冒充名人

  警方发现,一些骗子往往以熟人或名人的名义打电话,抛出参加活动送高级礼品的诱饵使人上当,大家应该格外注意:

  1.遇到类似以得到奖品为名的一些活动,要亲自与主办方核实情况。

  2.对于一些以钱物为诱饵的人不要轻信。

  3.名人已经成为现在很多诈骗案中的“主角”。对“名人”更要提高警惕,多思考。而对于追星族,名人们也不要盲目相信。

  4.提醒身边的亲戚、朋友和同事,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他人。

  北娱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