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民生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饮料中的“苯”会毒害人?
· 夏练三伏
· 人民币境外投资划算吗
· (右)医疗纠纷调解中心 昨在苏州成立
· 炎夏为啥没有“中暑险”
· 发现食物中毒立即投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8 月 2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朗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饮料中的“苯”会毒害人?
  (头条)饮料中的“苯”会毒害人?

  部分饮料同时含有两种物质

  据了解,苯甲酸是食品中常用的一种防腐剂,由于本身水溶解度较小,一般用苯甲酸钠来代替。昨天,记者打电话到DHC中国市场总部订货处得知,此款“芦荟汁”并未投放到中国大陆市场。但记者走访南京市场时发现,部分饮料产品的配料中标注含有苯甲酸钠和维生素C的成分。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饮料产品,配料上标有维生素C,但产品包装上标明“不添加防腐剂”。那么,“不添加”是不是真的表示产品中不含有防腐剂的成分?

  江苏省质检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允许在一定量内使用的防腐剂有29种,使用较多的是山梨酸和苯甲酸类。虽然有些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没有人为进行添加,但产品的原材料、配料中也有可能含有起防腐作用的物质。”

  防腐剂与维C有可能产生“苯”

  据了解,苯甲酸钠被人体食用吸收后,与体内的一种氨基酸结合,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对身体并没有害处。而维生素C在饮料中充当抗氧化剂的作用。那么这两种物质混合会不会产生致癌物质“苯”呢?

  江苏省质监部门有关人士表示:“从理论上说,苯甲酸钠与维生素C混合存在产生苯的可能性,但需要很多的客观条件。由于产品中防腐剂的含量很小,因此存在反应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至于究竟能否产生,浓度有多大,对人体是否存在危害还要进行进一步实验论证。”

  饮料中苯含量尚没有规定

  南京市质监局质监处刘雪鸿处长表示:“食品中添加剂的使用,以及允许添加的分量,国家都有明确的标准规定。只要生产厂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添加,食品就不可能对人体存在危害。”

  有关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各项食品卫生标准中,对饮料中的苯含量并没有具体标准规定。“芦荟汁”中的含量超标参照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对饮用水所订苯限量10ppb的标准,实际上并不规范。此外,苯甲酸纳与维生素C在饮料中的含量极少,所产生的苯的浓度远小于装修以及一些工业生产中产生的苯。因此,市民并不需要过于担心。

  实习生 王瑞 见习记者 赵颖

  昨天,网上传出一则消息,日本化妆品公司DHC生产的一款“芦荟汁”,经日本政府检测出苯含量高达73.6ppb(ppb为浓度单位,意为10亿分之一)。由于苯具有致癌性,目前,日本已经撤柜召回。据悉,此款饮料苯超标可能是由于该饮品中同时含有防腐剂苯甲酸与维生素C,两种物质产生了化学反应生成苯物质。那么,目前南京市场上销售的一些饮料中,不少产品都同时含有上述两种物质,会不会也存在苯超标的情况呢?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