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2版:副刊·南京纪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银行韶老太
· 洋哥们吃土餐
· 插图31.jpg
· 评事街神厨
· 周杰伦的劲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7 月 31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评事街神厨
  小巷人物

  来源:www.lifenanjing.com.cn·博客

  发帖人:南京谷以成

  发帖时间:7月10日13:10

  赵本山在小品里调侃范伟说:“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伙夫。”如果要在生活里寻找原型的话,老吴绝对是个标本。要是让他穿件红绿相间的T恤,那整个人就是一只新鲜的德国汉堡。这是伙夫的形体特征。

  老吴就是个伙夫,但他的名片上印的都是许多近义词:厨师长,烹饪师,厨艺设计师,烹饪艺术总监。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百步之内有芳草,偏街陋巷也有龙虎藏。老吴在城南评事街一带可不是个一般的人物,一条巷子里,像他这样四十几岁的,下岗的一大半,唯独他的日子过得滋润。

  老吴来到这个世界上,好像注定要跟吃打交道。他父亲当年是六朝春的当家大厨,他自小就跟在父亲后面,尝了父亲做的菜,他会认真地咂味,“不行,欠火!”“醋放少了!”“今天你好像心情不好,下料时出手太重!”还都说在点子上。父亲觉着他是块料,就把他送到烹饪学校正经学习。

  毕业以后,进的是国营饭店,然后是合资的,再后来又改了制。老吴烦不了这些,他使的是手艺。

  说到手艺,老吴的手艺很是特别,不恪守规矩,看什么人炒什么菜,不死记菜谱。官场应酬,讲的是身份,要名贵;婚典喜庆,讲的是场面,要好看;过周祝寿,讲的是亲情,要实惠。而且,人和人也不一样,年轻人解馋煞渴,味要重;中年人品滋咂味,重搭配;老年人清心寡欲,宜清淡。再细分,还有许多道道呢。总之,老吴炒同一道菜,这回和上回会大不一样。

  忽一日,有朋友撺掇他:“不如你自己开一个饭店,肯定火!”他想了三天,不顾父亲的反对,从饭店下来了,连积蓄带借款花了三十万,自己开了一家饭店。朋友给他的饭店起名叫“神厨”,他挺满意。饭店装潢古色古香,他又专门烧了一桌拿手的菜,请住在钓鱼台的一个老书法家给题了匾。

  听说老吴开了饭店,朋友和熟悉的客人都来捧场,天天客满翻台,他也是从早忙到晚。这样忙了三个月,他吃不消了。没办法,他又请了一个厨子,还把小姨子也找了来,帮他管理前台。忙归忙,他还是雄心勃勃地想把旁边的水果店盘下来。

  谁料想,就在此时,身体一向很好的他突然生了病,竟然弄到住院的地步。等他住了半个月的医院再出来时,饭店差点关了门。小姨子为厨师带亲戚吃白食吵了架;还闹了一回食物中毒,被罚了款;最重要的是客人都抱怨菜肴没有以前好,不大愿来了。老吴把厨子辞了,自己亲自掌勺,但仍是无力回天。

  一天,他见饭店门可罗雀,就早早地关了门,喝起闷酒来。恰巧,那个书法家路过,他就请了一道喝酒。酒过三巡,他请书法家给他指点一下。书法家也不接话,半斤酒下肚,才吩咐伙计买了纸笔来,又给老吴写了一幅字:一心一意。临走时,又指指门头上的牌匾,说:“你再琢磨琢磨。”

  老吴看看字,又看看牌匾,里里外外跑了五六次。终于,一拍脑门,把剩下的酒咕咚咕咚全喝了。

  第二天,他又专门请了书法家,说是要答谢他老人家。书法家问他:“想通了?”他说:“想通了。您的字说的是做事,一心不能二用;您的匾说的是我,再神,也是个厨子。”书法家和他杯子一碰,干了。

  老吴关了自己的饭店,又回到别人的饭店,掌起他得心应手的锅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