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房产时代·对策】
该拿什么
填充“钱袋”
东部地区财政收入在上半年出现增幅下降的态势。有关专家认为,在进入“后房地产时代”以后,各地政府应当放宽视野,寻求“地方财政的替代型”增长。
“对外资购买房地产征收特别税可以成为未来地方政府的一大税源。”上海福卡经济预测研究所的一位分析师说。这位分析师认为,现在外资大举进入中国,尤其是上海等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这些涉外房地产企业常常在境内开发、境外销售,而且销售不动产资料存于境外,税务部门无法征税。因而,对外资购买房地产征收特别税是当然之举。
另外,政府还可以对需要调控、需要遏制发展的行业增收特别调控税。
对于上述建议,上海房地产独立评论人士顾海波认为,扩大税源等措施是完全必要的,但只是治标之举,应当从供给(管住地根、管住银根、完善住宅保障体系等)、需求(遏制投机、抑制投资)和打击房地产领域的商业贿赂三方面进行系统的调控,才能达到标本兼治、“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才能使我国的房地产和国民经济真正走上一条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顾海波说,中国房地产存在四个“盆地”,即政策的“盆地”(低税、退税、蓝印户口等政策)、利率的“盆地”、税收的“盆地”(没有物业税、交易所得税和遗产税)和汇率的“盆地”(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压力,国际游资虎视眈眈),再加上地方政府的过分呵护以及产业结构的低下,导致了沿海各大城市住宅居住功能严重异化和扭曲,住宅投机盛行。
他认为,东部地区财政收入增幅下降是房地产市场趋于理性的反映,这一趋势可能还会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