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吧 头条)护士隐私也能当“药方”?
今日话题
某医院肿瘤中心护士长戴文俊说,在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护士有意将私事与病人商量。这种做法可以对治疗产生积极的作用,既转移了病患对治疗痛苦的注意力,也充分让“等死”的病人对自己产生新的认识和希望。
(7月20日《金陵晚报》)
读者快评
语言也是治病良方
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有句话:“医生治病有两种手段,一是药物,一是语言。”护士自曝隐私请病人分析就是一种“话疗”,靠语言交流促进患者康复。
推心置腹的谈话,最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护士将心灵深处的隐私告知病人,病人有被信任的感觉,能有效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消除病人的恐惧感,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这种“话疗”对老年人特别需要。虽说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但,一旦面临生死抉择时,老年人往往心灰意冷,有被人生抛弃的感觉。对于饱经风霜的老人来讲,这时如果一味的安慰,语言是苍白无力的。护士将烦心事让病人想办法、拿主意,病人感觉到自己还有用,受到了尊重,无怪乎“这样的兴奋情绪,张奶奶保持了好几天”了。风来花自舞
医德危机下的希望
孤独与恐惧时时噬咬着病人的心灵。所以人性化的治疗有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这种做法我是举双手赞成的,因为它透露着浓浓的人情味。
爱人者人恒爱之,尤其对医疗工作者而言。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位医生竭尽全力抢救一个病人,最终病人还是离开人世,他失声痛哭,这是因为医术不能救人的无奈与痛苦。这种无声的爱,这种对人生命深切的人文关怀才是“医德”的最高体现形式。对于当今医生收红包,拿回扣人皆诟病的现象,给奶奶“讲故事”这样的“童话”无疑是让人看到了些希望,哪怕就是那么一点点。虎落平阳
“敞开心扉”即可
护士的隐私也是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的。事实上,医患关系的和谐,关键在于加强交流与沟通,而不在于其内容是否属于个人隐私,只要是有益于医患之间加深理解的话题,哪怕是最普通的拉家常,同样可以收获与“自曝隐私”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不同的患者关心的话题千差万别,护士的个人隐私也未必就能引发每一个患者的参与兴趣,由此可见,仅仅是“自曝隐私”式的交流恐怕不仅不必,连是否合适也需要打个问号。如何交流更融洽,选择怎样的话题更合适,倒是对护士提出了比“自曝隐私”更高的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只需医患之间“敞开心扉”即可,“自曝隐私”倒是大可不必。
中山北路 秦治
自曝隐私只是“幌子”
表面上看护士自曝隐私,可以达到心理治疗患者功效。不过,笔者怀疑这仅是自曝隐私的作用吗?其实自曝隐私只是“幌子”,让患者心情放松,感觉生活回归常态才是治疗的要义所在。
这样看来,护士自曝不自曝隐私,并不是关键,关键的是给患者一个宽松的治疗环境,能够经常给患者关怀。如果不明白这点,只是认为护士有自曝行为就能够有助治疗,而大力提倡,反而会本末倒置。如果有些患者喜欢安静,护士却拉其聊家常,这不是会妨碍患者休息吗?此外,鼓励护士自曝隐私,容易导致护士把生活里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心情好时没问题,一旦心情糟糕,肯定会影响工作,医疗工作本就是精细活,一旦出了细微差错,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医院在提倡自曝隐私时,一定要明白真正能够治疗患者疾病的是实施人性化管理,而并非仅靠这一项措施。广陵龙
护士心理健康谁关心
“隐私”是属于个人的不便公开的秘密,不应广而告之,即使为了工作也不该如此。“自曝隐私”容易做到,但这却是对护士个人生活的一种侵犯和不尊重。时间长了,“自曝隐私”的护士会产生厌倦感和疲劳感,甚至给她们增添许多的心理上的压力与负担,她们的心理健康又有谁来关心呢?如果这“隐私”真的是“烦心事”,恐怕反而会给患者带来新的烦恼和困扰。
阿西木
不如开设心理治疗课
护士“自曝隐私”的做法,可以理解为一种“转移疗法”或者是“希望疗法”,在目前医患关系普遍紧张的情况下,的确是一阵清风,值得肯定。但我认为,这种简单的心理疗法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特别是运用时间长了并且经过媒体这么一报道,就会成了公开的秘密,当病人们都意识到了护士们的良苦用心后,这个方法也就会渐渐失去了原先的神奇“疗效”。医院何不专门为这些“晚期的肿瘤患者”开设心理辅导治疗课,让病人接受到专业的心理指导,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生和护士们,最终战胜病魔呢?
经济信息联播
“不成文”最好
此种做法虽不成文,但目前却很有效果,因此值得提倡。
但是,我最担心的是院方会因为有效而把它作为一项硬性规定来推行。可以设想,一旦成为明文规定,护士们就会“为赋新辞强说愁”,为了执行规定而夸大事实甚至凭空杜撰出所谓的“隐私”请病人分析,最终也会导致此方法彻底失灵。从本质上说,这是院方对身患绝症的病人摸索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疗法,要求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艺术性,隐私话题的选择也因人而异,比方说对于年长的患者,可求助于他们的丰富阅历;对专家型患者,可求助于他们的专业知识;对年幼的患者,则反过来可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这对护士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精神护理要求,因此,为了让她们把工作做得更好,最好给她们保留住“不成文”的宽松环境吧!
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