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0版:副刊·睿思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人的终极广告词
· 为了爱情而写作而“美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7 月 21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朗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人的终极广告词
  《睿思》7。21《专栏》之《可有佳章悦目 》

  今天突然和朋友石老师聊起了悼词的问题。起因是他今天突然接到了任务,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写一份悼词。石老师是在广告公司工作的,平时的主业就是写文案换钱,可是,要写悼词,他显然也有点惊诧了。

  然后,他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这悼词怎么越写越不像在写一个“人”?按照石老师的说法,换个名字,这份悼词能给一万个人用……于是,石老师决定,至少要在喊口号之余花些心思煽煽情,来祭奠一下这位毫不相识却有很有缘分的老人家。让这位老人家,“在悼词里死得像一个人”。

  我不知道石老师的煽情段落最后到底写成了什么样,但我想,八成会有点隔靴搔痒的———毕竟他也并不熟悉这位老人生前的言谈举止,动作行为。他所有的材料,也不过是一纸“×××同志生平”而已。由他来凭着这样一份浓缩的不能再浓缩,规范得不能再规范的材料,来为一位毫不熟识的老人来做这一生的总结,可以说,本身就是胡闹。

  再然后,我就突然担心起自己的悼词问题来。你想啊,待到枪某我有朝一日晏了尊驾,我这总结该由谁来做?正好今天还在一本书里读到,当年在湘潭有一位老先生姓吴名熙,给别人做了一辈子挽联,老了老了,生怕自己身归那世之后,旁人没有好挽联送他,索性就自挽一首,其中上联是:“生平为作挽联多,不知吴季子他日盖棺,可有几十幅佳章,送来悦目?”我倒并不是非要在自己身后的悼词挽联里看见什么佳作,可是担心自己身后之事的心情和吴老先生是一样的———生怕这样的工作最后也落在什么信不过的人手里。死生亦大矣,岂可儿戏!

  后来想,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让自己的老婆或孩子来写———得保证自己的人生不会被描画成完全不知道是谁的另外一个人,保证自己的每一点点未尽的愿望、对自己的每一点点认识、对生前身后之事的每一点点细枝末节的想法,能被一个知我肺腑肝胆的人儿准确地讲出来啊。

  人家石老师是有个好老婆的,大家的官称是王老师,我跟他说:你的悼词就交给王老师吧,你大可以放一万个心了。可我一单身青年,越想越觉得这事儿还没着落。侬今悼人人笑痴,他年悼侬知是谁呢?

  终于,这场触及灵魂深处的大考问,在我这边的结论是:择偶大事,还是要抓紧起来,备战备荒为人民。而且,择偶标准里要正式加入一条———您得是一个能让我放心把悼词交给您来写的人。其实石老师描述得更好一点:“要有这么一个人吧,当你死去的时候,你赞同他对你的评价,你愿意听他和别人谈起你的方式,你习惯他对你由生到死一贯的态度。” 哎,不由得想:或许人生在世,也无非是要找一个这样既能知我肺腑又信得过的人而已。

  东东枪:专栏作家,网站编辑。专栏文字散见《新快报》、《南都周刊》等报刊。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