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都市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上坊大墓将建博物馆
· 聪明“巨脑” 可测千年气候
· 华海门前的老外.jpg
· 古建筑安检 防雷公袭击
· P7153267.JPG
· 触摸屏上动动手 就知路咋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7 月 1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聪明“巨脑” 可测千年气候
  聪明“巨脑” 模拟未来千年气候

  通过近日巨型计算机,专家能模拟出未来1000年的气候变化!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引进了一台高性能计算机,每秒运算能力达到了上万亿次,虽然长期预报的准确性还有待检验,但对于研究气象灾害预警显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短期预报的精确度也大为提高。

  相当于400台普通电脑

  实验室主任闵锦忠介绍,这台高性能计算机是日前耗资1000万元从美国进口的,强大的功能在国内足以排在前几位。最大运算量可达1万亿次/秒,相当于400台普通电脑联网运算速度。“借助这个计算机,可以运行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值预报。”

  能预测千年后的气候

  “利用这台计算机,以前没法进行的气候预测就可以顺利开展。”闵主任说,只要输入不同的数值预报,就可以“看到”未来几天、几十年、甚至上千年的气候状况。 “不过目前可以做到准确预报的是未来3天,预报千百年气候还只是研究,准确性有待验证。”

  尽管对于长期预报还缺乏把握,但提前预警的意义很重大。据了解,江苏目前每年由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的3%-6%,闵主任说,如果预报准确率提高0.01%,国家每年减少的损失就能达到10个亿,而如果预报的准确率提高0.1%的话,就能节省100个亿。引进高性能计算机就是为了通过基础研究,来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次日风云变幻精确到3公里

  除了可以“看得”更远,短期预报也更为精确了。闵锦忠举了个例子,比如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目前省气象台用的数值预报模式的分辨率大概20公里,只能看清20公里范围大小的天气云图。而这台计算机却能看清楚方圆3公里范围内的天气。在如此精确的计算下,第二天是下雨还是晴天,用这台计算机1小时就能知道。

  快报记者 孙兰兰

  通讯员 汪保安 郭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