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快评天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圆明园“防渗事件”画上句号?
· 感叹“同年同月同日死”
· 谁宠坏了“高级跳蚤”
· 跳西湖,敢跳秦淮河吗?
· 我希望这家银行输官司
· 交水电费咋这么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7 月 1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朗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圆明园“防渗事件”画上句号?
  【今日视点】

  【今日视点】

  7月18日的《法制晚报》报道,圆明园管理处当天上午称,圆明园的整改已于日前收到北京市环保局验收合格的通知,“防渗膜”事件已画上句号。与此同时,因为“防渗膜事件”暂停的传统活动荷花节也于当天重新与游人见面。

  自从圆明园“防渗膜事件”曝光以来,这一事件的走向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今圆明园管理处“欣喜”地宣布“防渗膜”事件已画上句号,却让人听着心里挺不是滋味———把原本就不该铺的防渗膜抽掉、圆明园因此恢复了一点元气,备受关注的“防渗膜事件”就真的如圆明园管理处宣布的那样“画上句号”了吗?这一事件前前后后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到底谁该为这些原本不应该有的损失负责?这些问题,圆明园管理处在给事件“画上句号”的时候有没有想着要给大家一个交待?

  “防渗膜事件”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朱红曾经表示:防渗工程的花费并非像外界所传的有1.5亿,而是3000万元。好,就算是如这位副主任所言花费只有3000万元,那么,这3000万难道就这样在“先铺后拆”的儿戏中白白花掉了吗?要知道,这钱可不是那些当初决定铺设防渗膜的领导自掏腰包的。再来说说无法算清的生态损失,虽然在国家环保总局的一再干预下,圆明园不得不抽掉了铺设好的防渗膜,但这一铺一抽的过程中,对湖体造成的生态损失已经难以挽回,圆明园或许要经过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生态环境,这样的生态损失,又岂是一个“画上句号”可以轻易了结的?

  圆明园“防渗膜事件”发展到了今天,是非曲直早有公论。令人遗憾的是,作为当初作出错误防渗决定的公园管理者,却没有对这一造成巨大损失的事件表现出丝毫的悔意,我们所等来的,只是一个轻飘飘的“事件已画上句号”。是的,也许在管理方看来,事情的确已经可以“画上句号”了———事件造成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当初拍脑袋的管理者和通过防渗规划的部门可以不负任何责任。这样的“句号”恐怕就只缺个“圆满画上”的定语了。

  如果圆明园“防渗膜事件”果真如管理处宣称的那样就此画上句号,那么,这个结局其实比“防渗膜事件”本身更令人不安———没有人去追问那些在拍脑袋工程中被糟蹋的巨额资金,没有人为这样一起影响重大的决策失误事件负责。可以想像,在这样的一个结局影响之下,还会有多少个类似的圆明园“防渗膜事件”不断上演。

  (林珊 江苏 职员)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