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中国·焦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机油加糖 润滑油加盐
· 受骗女子网上怒贴 网络色狼判定标准
· 机油里加糖让汽车患“心脏病”
· 行内人自曝汽修内幕:机油里加白糖润滑油里加盐
· 汽修标准下月实施 质保期内无偿返修
· 阴招出手让内行也“跌倒”
· 毛病大小全凭维修工一张嘴
· 汽修.jpg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7 月 1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毛病大小全凭维修工一张嘴
  汽修业行内人士杨先生告诉记者,“江湖秘传五大阴招”是修车业终极绝招,使用不当很容易穿帮,一般来说,只有具备一定修车技术的“老手”才能熟练运用。相比之下,一些运用相对方便的猫腻招数,对消费者的危害更大,类似情况也有三大招。

  信口开河小病大医

  外行消费者对于无良的修车店来说,就好比砧板上的鱼肉。车子出问题总得修,但该大修发动机还是换根小油管,到了修车店只能听维修工的。有时维修工凭着几句胡话,就能让消费者多掏几百甚至上千元。

  “送来修理的车怎么会没毛病,但这毛病是大是小,全凭维修工一张嘴。”杨先生直言不讳,多数车主并不懂车,对维修工的话很少怀疑。如果遇到车主犹豫,修理工还会用行车安全来“恐吓”车主。

  副厂零件以次充好

  这招在修车行业的猫腻排行榜上,使用率高居第一。修车行业有个众所周知的“秘密”,汽修店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利用汽车零配件规格、品种、生产厂家较多、价格悬殊这一特点,从中牟利。

  一辆汽车有上万个零配件组成,汽车厂家不可能每样都生产,因此,会有大量的配套厂家为其生产。零配件生产厂家不同,质量也就不同,价格往往相差数倍,而汽修店为了多赚钱,就将零配件以次充好,乱收费。

  偷工减料胡乱报价

  机油加一桶还是两桶?维修工到底修了多久?对消费者来说,得知这些信息的途径只有账单,至于信息的真假,根本无从验证。不少维修店以安全为由定出规矩,不准外来人员进入维修车间,这样车主是安全了,但有谁来监管车辆的维修过程呢?

  杨先生坦言,传统汽车修理业工作流程的不透明,使消费者缺少对工作流程的了解。即使察觉有问题,但要加以证实却困难重重,多数消费者在被骗后还是毫不知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