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002.bmp
· ZD624aC.jpg
· 001.bmp
· YW2626Caaa.jpg
· DS2628C.japg.jpg
· 23天,贯穿了30年
· TBBDX704Ca.jpg
· DS1629C.ajpg.jpg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7 月 1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23天,贯穿了30年
  “那时就仗着年轻啊!在那么恶劣的环境里,没有一个人叫苦!”江苏省人民医院专家楼上,77岁的敖忠芳教授与75岁的赵辨教授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已经保留了整整30年的照片。这也是快报唐山寻亲热线96060开通以来,找到的第一批资料照片。

  江苏省人民医院的院史详尽记录了1976年7月至8月发生的事。敖忠芳与赵辨的名字都留在上面。

  草地之夜

  1976年7月29日一早,唐山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一行36人的抗震救灾医疗队从当时的江苏省新医学院附属医院整装出发,31日,来到距唐山35公里的玉田县窝洛沽公社抢救伤员。8月23日,历经23天,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南京。

  敖忠芳是在医疗队出发前一个小时接到出发令的,“原先安排的一个医生家里有事,就把我临时顶了上去。跑回家拿了换洗衣服,回到医院就跟着大部队上了火车”。

  火车是抗震专列,载着全省近千名医疗队员,载着近千颗热血澎湃的心奔向灾区。“当时我的母亲80岁了,孩子一个刚上小学,一个更小,就这样丢下走了。”赵辨至今还记得他当天的义无反顾。

  专列上挤满了人,热得像蒸笼。但这与后面的卡车比起来,算是好的了。专列开到天津时,道路毁坏无法前行。他们找了北京部队换乘军用卡车。卡车也紧张,先放医疗器械,再放行李,然后把人扎针般扎进去。“人跟行李挤在一块,脖子想扭一下都不成,又困又累,打盹也打不起来,周身疼啊!”

  1976年7月31日晚,卡车队终于到达了医疗点:河北玉田县窝洛沽公社。“到那儿人就散架了,东西搬下来,往草地上一倒,就睡着了。”敖忠芳说,她到唐山的第一觉睡得实在太沉了。

  而赵辨连草地都不能睡。“我当天晚上就被安排值上半夜的班,眼皮都抬不动!灾民来紧急治疗了,就强打起精神。”到了下半夜,他去喊同事包平涵来换班。“我喊了他几次,喊不醒,也不忍心再叫他。自己又撑了一会,到三四点钟实在撑不住了,把他摇醒推起来,我就倒下了。”

  很多人倒下了

  与众多奔赴唐山的医护人员相比,南京医疗队还算是幸运的。他们居然解决了洗澡问题。“我们从驻地附近一个厂里找到了水和缸。找芦苇席围成一圈,借来的水缸摆在中间,倒上水,就可以洗澡了。没排上队的在外面望风,女的洗完了,男的再挑水来洗。”敖忠芳至今还记得那时在缸里泡着,抬头看天的情形。

  但这样的美好回忆很短暂,恶劣天气让他们当中很多人倒下了。“白天热得要死,晚上到处是苍蝇蚊子。我们中好多人后来就得了痢疾。”

  随队带去的大米有限,大家吃了几顿大米饭以后,很快意识到不能这么奢侈。“没几天,我们开始吃混米饭,就是大米兑上小米一块煮。到后来大米越来越少,小米越来越多,一直吃到嘴里都没味了。终于有一天可以买些咸菜,大家就天天吃混米饭就着咸菜,也算改善伙食了。”赵辨说,自唐山回来以后,他对小米就再没有半点感情了。

  铭记30年

  按江苏省人民医院院史记载,医疗队到玉田县窝洛沽公社仅6天时间,就转送重伤员907人。至1976年8月6日,医疗队转入天津宁河县重灾区东丰公社协助抢救重伤员,并派出一部分人员进行农村巡回医疗,共诊治伤病员4740人。

  最大的考验还在于器械的缺乏。赵辨至今记得他给一个股骨骨折的病人急救的情形。“一个帐篷里面拿竹竿搭了一下,就算手术台,麻醉也没有,石膏后来也用光了,就拿两个板子一夹,大家有的拽腿,有的按身子,就这样帮助病人复位。”

  敖忠芳曾经急救过一位因肺部外伤引起的气胸病人,方法更简单。“什么检查器械都没有,就凭体征判断这个病。赶紧拿起针筒,从病人锁骨中线第二肋肩插进去,放了气,呼吸就好转了。”恶劣条件下的工作经历,也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当年从唐山回来的医生大多与敖忠芳、赵辨一样,成为“院宝级”的医学终身教授。

  省人民医院专家楼会议室里,两位老人满头华发,对着30年的旧照追忆往昔,他们的眼角,全是自豪。

  快报记者 吴聪灵

  题字 张名青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