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南京·说吧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打肿脸充胖子”为了谁
· (说吧 七嘴八舌) 为这样的暑假喝彩!
· 别“打”着爱的幌子
· 高温灾害轻视不得
· (调查)卖盗版碟,处罚标准是高是低
· 张名青01.jpg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7 月 17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别“打”着爱的幌子
  (说吧 评事街)别“打”着爱的幌子

  新闻背景            

  母亲当众暴打上中学的儿子,还逼迫其在小区内下跪。居民纷纷打电话报警。

  (7月16日《现代快报》)

  

  孩子被暴打,警察来了仅仅教育几句就完事了,谁能保证其母不再施暴?虽然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但如果因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而对其母姑息,那是不是执法不严的表现?电影《刮痧》里,家长用中国式的疗法给孩子治病被认为是虐待孩子,面临被剥夺抚养权的处罚。我们不能仅仅看作是中美两国文化背景不同,其中存在执法尺度的问题。

  所以,面对这位母亲的暴行,孩子不敢多说、邻居不敢劝阻也在意料之中。法律应当是无情的,不能因为家长打的是自家孩子而网开一面。如果家长、孩子、邻居的法律意识都同步提高,如果执法警察能够依法办事,这类事件是不会有滋生土壤的。bssts

  

  热衷“棍棒教育”的父母往往以为,打他是对他好,孩子多打打才长记性。可要知道,父母与子女虽是长辈与晚辈的关系,但双方在家庭中的地位却是平等的。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而绝对没有肆意打骂子女的权利。

  爱是理解、宽容和无私的奉献,棍棒永远打不出好孩子。小妮子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