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7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洪湖赤卫队》主角“刘闯”的人生故事
· 讨欠款讨出人命 研究生奸杀情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7 月 16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朗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洪湖赤卫队》主角“刘闯”的人生故事
  40多年前,电影《洪湖赤卫队》曾作为国庆献礼片在北京首映。随后,这部影片在全国各地红极一时……如今,扮演“韩英”的王玉珍还不时出现在舞台上,而扮演“刘闯”的夏奎斌几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最近,记者找到了夏奎斌。尽管他的人生历经波折,但这位老党员仍然满怀激情地说:“要是有机会,我还想再演一回‘刘闯’!”

  人间0713

  “刘闯”一角儿是争来的

  1932年10月,夏奎斌出生在武汉一个贫穷的家庭。他16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由于家里经济拮据,夏奎斌中学没毕业就到处找事做。在楚剧团唱青衣的叔叔见他实在是找不到工作,便将他带到楚剧团“混饭吃”。在楚剧团,他嫌楚剧唱腔土气,不愿学戏,于是,挑了份体力活———叠戏衣,每月挣60两包银。

  当时,武汉有一句口头禅,即:不吃盐不吃油,留着钱看张凤楼。张凤楼是楚剧团的当家花旦,每次见到夏奎斌,张凤楼都要发出感叹:这伢儿要脸模有脸模,要身个有身个,不学戏真是可惜!

  一次,楚剧团演《下茅房》,有个过场戏,须唱一段京剧“流水板”,张凤楼逼着夏奎斌上。谁知,他在后台一出声,人还未亮相,台下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见观众们这么喜欢他,夏奎斌便当起了演员,专门唱小生。

  1952年10月,湖北省成立地方歌剧团,班底是李先念麾下的五师演出队。该团党委书记潘春阶一眼就看中了夏奎斌。就这样,夏奎斌进了歌剧的大门。凭着在底层打下的基础,再加上正规、严格的训练,他很快成了团里的“顶梁柱”。

  1959年1月,歌剧团召开动员大会,号召全团人员全力以赴排练《洪湖赤卫队》。刘闯是剧中的男主角。男、女主角分别由4人饰A、B、C、D角。演A角戏分重,也容易出彩。为了让演员公平竟争,团长梅少山对8位男、女主角说:“现在是考验你们的时候了,谁演得棒,谁就演A角。”为了将戏排好,团里组织演员到洪湖去采风。经过了解,夏奎斌得知,原来刘闯的原形是洪湖“红五子”的结合体。这“红五子”是:贺麻子、李长子、张矮子、刘鼻子、彭胡子,他们个个都是英雄好汉。

  通过这次采风,夏奎斌更加坚定了要演A角的决心。夏奎斌是个要强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他每天早晨5点就起床练噪子,到了7点半上班又接着练,有时下了班还留在单位练,整天都沉浸在角色中。甚至连走路、上厕所,他都在比比划划。

  经过半年的艰苦努力,夏奎斌终于争得了饰演A角的资格。而这时,他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使左肺成了肺结核。也正是在这一年,夏奎斌入了党。

  贺龙元帅的座上宾

  1959年12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文联会议在北京召开之际,经湖北省委批准,歌剧《洪湖赤卫队》进京演出,向两会献礼。

  令夏奎斌没有想到的是,《洪湖赤卫队》的第一场演出就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演出时,李先念等领导人,以及白杨、赵丹、张瑞芳等文艺界名人也前来捧场。演出一开幕,就赢得了满堂喝彩,轮到夏奎斌出场时,他“啪啪啪”地甩起飞刀,全场接连响起了3次雷鸣般的掌声……

  接连几场演出都大获成功。半个月后,剧组又被请到怀仁堂为中央首长演出,演出受到了首长们的高度评价。为了向演员们表示祝贺,演出完毕,贺龙元帅亲自率领20名将军宴请剧组,并请梅兰芳、老舍、曹禺3位艺术大师前来做陪。席间,贺龙元帅特意将夏奎斌、王玉珍两名演A角的男、女演员叫到他身边,让他们分坐在他左右。也就是在这次宴席上,贺龙元帅提出:可以将《洪湖赤卫队》拍成电影向国庆献礼,如果资金有限,室外的镜头可以在洪湖拍,室内镜头就在北京拍。

  于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和湖北电影制片厂立即行动起来,联手拍摄《洪湖赤卫队》。演员基本上都是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原班人马,导演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谢添。

  1960年8月初,电影《洪湖赤卫队》在洪湖瞿家湾开机。夏奎斌的第一个镜头是“刘闯叉鱼”,由于天气忽晴忽阴,这个镜头整整拍了3天。到整个外景拍完,已是8月底。为了赶时间,剧组不敢有片刻懈怠,立即赴北京拍内景。时值3年自然灾害最艰难的时期,物资相当匮乏,演员们每顿吃的都是棒子面窝窝头,喝的是酱油盐水汤,演员们只有湖北粮票,在北京买不到任何食物,以致大家的身体日渐消瘦。身材高大的夏奎斌更是不能例外。

  每次化妆,化妆师都揪着夏奎斌的脸说:“夏奎斌又瘦了!”为了把戏演好,突出刘闯的英勇形象,他想出了一个“绝招”———将棉花塞进腮帮,让摄影师仰拍……

  1961年10月,电影拍竣,在北京首映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随后,这部影片在全国各地红极一时,“韩英”、“刘闯”也被人们视为偶像。

  可是,为了拍这部影片,夏奎斌患上了肝炎病,回到武汉后,在省委党校医院治疗半年才得到痊愈。而他拍片获得的劳务费仅仅只有70元钱。文革中成了“逃犯”

  过了几年,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造反派否定了《洪湖赤卫队》。于是,夏奎斌也被划入了另册。以前,由于他成功地塑造了刘闯的形象,他是上过《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学雷锋、学“毛选”的积极分子,而此时则成了“里通外国的逃犯”、“三名三高”人物。其理由是,日本前靖座剧团的几名演员,在北京新侨饭店给他送了几瓶化妆品。因此,夏奎斌一下了成了众矢之的,经常挨批斗,还要在批斗会上背毛主席语录。歌舞团不让他演戏,将他发配到食堂当“伙头军”。

  直到1970年5月,歌剧团接到上级指示,才开始给他“松绑”,但他并未得到真正的自由。排练《红灯记》,本来他可以演李玉和,却让他演王连举;排练《白毛女》,本来他可以演杨白劳,却让他演黄世仁,甚至还让他这个搞歌剧出身的,去跳芭蕾舞,演《红色娘子军》里的南霸天……

  夏奎斌一急,改行做导演。他费心费神策划了一个名叫《追报表》的喜剧,没想到,问题又来了。有人说这个戏反映的是粮棉油超纲要、猪不超纲要,诬蔑农村大好形势,有人说他与江青搞对抗……

  当时的湖北省省长张体学也看了这个戏,感觉这些“帽子”扣得不对头,于是,在一个公开场合说:“夏奎斌是一个说实话、做老实事的人,《追报表》是我盼望了多年的好戏!”就这样,省长的一席话,将他彻底解放出来了。

  从此,他集导演、演员于一身,排出了《红陵》、《唐人街的传说》、《桃花飘零处》等优秀剧目,还亲自执笔创作了歌剧剧本《人生》。

  老“刘闯”今日仍然是明星

  到了八十年代,当年《洪湖赤卫队》的主创人员,除了饰演韩英的王玉珍在北京工作,大多数演员都因年事已高从单位离休、退休了。夏奎斌也跟他们一样,告别了他倾注了半辈子心血的歌剧舞台。

  1988年10月,一个隶属湖北省歌舞剧院的文艺团体到武汉市一些企事业单位演出,聘请夏奎斌做艺术顾问。首场演出在武汉市肉联厂举行。

  夏奎斌来到肉联厂,见剧场外面的宣传牌上赫然写着“本次演出由第一代刘闯的饰演者夏奎斌领衔主演”,他板着脸冲着负责人说:“不能这样,我一个老头子,隔了这么多年,谁还记得我。”演出负责人哭丧着脸说:“求求您了,票都卖出去了,否则观众就要砸场子了。”夏奎斌见事已至此,只好仓促上阵。谁曾想到,当他走上舞台,主持人告诉观众,说他就是“刘闯”时,刹那间全场掌声雷动,观众们纷纷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向他挥手致意。夏奎斌感动得热泪盈眶,满怀豪情地唱起那首《狂风吹不落太阳》……

  “刘闯”复活了,此后他随一些文艺团体走南闯北,受到了全国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

  1998年8月,长江遭受特大洪灾,湖北省在洪山体育馆举行赈灾义演。当夏奎斌以“刘闯”的形象登台亮相,大喝一声“不怕死的,随我来”,顿时满堂喝彩,纷纷上台捐款。此次义演,在众多的影视歌巨星中,夏奎斌演出时筹得的捐款最多。

  为了让戏剧事业后继有人,此后几年,夏奎斌深入学校、工厂做艺术辅导,给基层培养了一大批文艺人才。

  2002年上半年,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让这些人才具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夏奎斌等5位国家一级演员和多名“业余”文艺工作者组建洪山艺术团。

  截至2006年初,洪山艺术团已向全国各大艺术院校输送人才40多名。夏奎斌说,培养几个新时代的“韩英”、“刘闯”,是他有生之年最大的愿望。 飞扬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