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当记者刚上南京野生植物研究院的二楼,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只见一锅汤居然放在实验室里,几个研究员正围着汤忙前忙后。看到记者疑惑的神情,南京野生植物院副院长张士康博士笑着说,这就是该院的科技成果,汤的配方全部秘制,准备明年初推向市场。该项目是今年南京市重洽会签约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打造南京食品新宠———汤。
头条 1.2亿“炖一碗汤”
为啥想到做汤
在人们印象中,研究所都是和论文、化学制剂、瓶瓶罐罐打交道,一般不会跟“磨洋工”的煲汤联系到一起。张士康博士告诉记者,现在许多院所科技成果都走不出实验室,白白浪费太可惜,选择一个好的市场切入点甚为重要。去年8月份,他跟一个企业家聊天受到启发,决定对悠久的中华汤品文化进行产业化开发。现在市场上虽然做汤的很多,但是却没有工业化做汤,而植物所都有着传统的科研优势,有植物营养、风味调剂的“独门秘笈”。因此,植物研究院就准备在南京大做汤文章。
秘汤的配方有三个
“汤首先要好喝,否则营养再高也不行。”张士康博士说,汤的配方离不开中国古代的精髓,例如《齐民要术》一书里就记载了大约100多种做汤的方法,他们院的专家就以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汤谱为底,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辅以他们所的独特配方拟订了三十多例汤的配方。汤的要求必须是色、香、味、形、营养一个都不能少。“配方高度保密,只有几个人知道。”
汤可保存6个月
汤是最难保存的食品,这是因为微生物容易在液体中繁殖,普通汤在夏天最多保质8个小时,即使在20℃的春天,最长也只能保质4-5天。若想要人们吃得健康、方便,延长汤的寿命是核心技术之一。对此,植物专家用科技手段建立一条“杀菌隧道”,汤品过了这条隧道后,微生物基本被杀灭。测试表明,他们的汤最长可保存6个月以上。
一天喝一次,营养就够了
尽管配方保密,但张士康博士还是举牛骨汤为例,来说明其产品与众不同。他说,先把牛骨头烘烤干燥,然后倒上红葡萄酒,这样保证把牛骨头的腥味去掉,还能吸收牛骨的营养,让其更自然地融入汤中。南京的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汤店,但是这些汤店的品种比较单一,而植物所的秘汤内容丰富,荤汤里一般融合了多种动物骨头。张士康博士告诉记者,经过检测发现,市民一天喝一次这个汤,这天所需的营养就够了。
将建汤文化博物馆
张士康博士告诉记者,植物院并不满足于高科技做汤,他们还准备建立全国第一个汤文化博物馆,包括器皿、时制、人物、典故等内容,以引起人们对汤文化的重新审视。快报记者 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