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
【今日视点】
自从2000年兰州科学宫拆除以后,新的甘肃省科技馆至今没有建起来,有80万名孩子的兰州市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科技馆的内地省会城市。 没有一个科技馆,难找到活动场所,不愿意去图书馆,80万兰州孩子无处打发漫漫长假。
(《中国青年报》7月9日)
因没有科技馆就认定孩子们无法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恐怕有些偏颇。20年前,我读小学,那时候物质生活贫乏,什么科技馆、博物馆,我们闻所未闻,但我们的寒暑假一样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我们那时候有红领巾小组,度长假都是集体活动,比如走进大自然采集植物和昆虫的标本,比如办少先队假期报刊,或者去医院去军营参观,甚至去体验卖冰棍、卖菜的艰辛。
不单如此,社会也很关注孩子的假期活动,父母的单位往往会组织很多活动来丰富我们的假期生活,比如组织夏令营、乒乓球比赛、谜语比赛等等,这些活动不仅增长了我们的见识,也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现在想来,依然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20年过去了,社会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为何孩子们有意义的假期却越来越少呢?我想,这一方面是没有积极发挥孩子自身的作用,另外一方面是学校和家庭以及社会在这方面做的工作还不够。此外,也和我们竞争的社会所浮现的一种偏见不无关系,比如有的家长就认为孩子参加假期补习班特长班有意义,而去学雷锋做好事就是傻子。认为孩子学钢琴、古筝是陶冶情操,而去和大自然做亲密接触就是放任自流。甚至某些家长完全以自己的想法来代替孩子心目中有意义的事情。将寻找“有意义的事情”的视线定格于那些物质堆砌起来的场所,这样的做法,自然会导致一种“无处打发漫漫长假”的假象。
科技馆和博物馆的缺乏,确有改进的必要,但家长和学校也应检查一下自己的“有意义的假期”的观念是否过于狭隘。在没有科技馆和博物馆之前,家长完全可以通过引导给孩子一个完美的假期,做到这点,其实并不难,在20年前物质贫乏的年代都能做到,今天有何理由不能做到呢?
(徐德国 湖北 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