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都市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日军杀了我家的伙计
· 根雕 七旬翁痴迷30年
· 天使在飞翔
· 皮雕 能人发明新画框
· 六朝古墓 毁于施工
· []
· DSC02781.JPG
· 制作精美的皮雕照片.jpg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7 月 6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朗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耄耋老人控诉侵华日军罪行
日军杀了我家的伙计
  (头)日军杀了我们的伙计

  耄耋老人控诉日军罪行

  当居委会将两张“抗日战争时期白下区亲历者调查表”、“抗日战争时期白下区幸存者调查表”交到李邦华手里时,这位80岁的老者嘴唇发颤,双手颤抖,“我终于可以告慰他们的亡魂了。”

  九月全家跑反

  昨天记者来到李邦华位于常府街细柳巷的家中,老人眼含着泪水讲述了在69年前发生的一段悲惨的往事。

  “那是1937年,当时我只有十四岁。”李邦华说。

  李邦华的家在当时还算富足,他的父亲李澍生和两个叔叔在太平路上合开了一家四层楼的“大安旅馆”,面积足足有三千多平米,六十多个房间。

  那年九月,在得到日军即将入侵的消息之后,李邦华跟着全家人一起逃命,两名五十多岁的伙计被留下看家。

  “那时候店里面请的伙计基本上都是有亲戚关系的人。”李邦华告诉记者。那两名伙计一个叫陈小四,是李邦华婶婶的远房亲戚,一个叫朱旺明,是家里奶妈的儿子。

  两名伙计死在刺刀下

  李邦华一家躲到了安徽农村,心惊胆战地过了一年多。1938年底,他的二叔李梓山经过打听得知,日本人已经不像刚入城那样大量屠杀了,于是李梓山就偷偷地回到南京,打探情况。

  当李梓山回到大安旅馆时,他惊讶地发现原来“大安旅馆”四个字已经变成了“太平旅馆”。后来他才知道这个旅馆已经被日侨占有。

  太平路一直是南京最为繁华的路段,此时却一片死寂。

  大门虚掩着,李梓山推门进去,但是四处不见两名伙计的身影。他四处寻找,最后才惊愕地发现, 陈小四和朱旺明双目紧闭,缩在店里的酱油缸里。李梓山上前一摸,身体已经冰凉。原来两人都已经被日军刺死了。

  “他们肯定是为了躲避日本人的屠杀,可是他们最终还是没有躲得过去。”李梓山将这件事说给家人听。当年只有十四岁的李邦华将这件事深深地铭刻在心里,一辈子都挥之不去。

  “当时太平路上,除了我家死了两个人,旁边的德大酱园、对面的临园澡堂都死了人。1938年,当人们陆陆续续跑反回来之后,整条街上都是哭声一片啊,惨极了。”

  调查表让老人心情激动

  “从大屠杀那年到现在已经有69年了,这半个多世纪没有人来问过我关于那段岁月的事情。”李邦华苦笑着,“看到现在年轻人对历史的不了解,我如鲠在喉,可是我该跟谁去诉说?”老人紧蹙双眉,神情激动。

  就在前几天,居委会将两份抗战时期幸存者和见证者的调查表递到李邦华手里,李邦华激动了,那天晚上他彻夜难眠,翻来覆去睡不着,起床拿笔准备填写,但是千言万语,他不知从何说起。

  “我会在这张纸上写上当年我见到的,我会非常郑重其事地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死去的‘老朱’和‘老陈’,只有这样,这些证言才能和那些历史遗迹一起,见证历史。”李邦华语气沉重。

  实习生 文妤

  快报记者 解璐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