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第一视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城南改造 23个老地名要“丢”了
· (L)新闻链接
· 老地名是这样消失的
· 钓雨台拆迁,地名还能保留多久?
· 001.mmjpg.jpg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7 月 6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朗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城南改造 23个老地名要“丢”了
其中最具价值的“颜料坊”是南京云锦制造业的历史见证
  “

  ■快报记者 尹海峡 项凤华

  刷着搬家字样的轻卡来回穿梭、回收老家具的叫喊响彻里弄……从昨天开始,南京老城南四大片区的拆迁工程已全面启动。

  倒下的不只是房屋,搬走的也不单是人家,还有串起几千秦淮人家的23个老地名,也面临消失的可能……

  即将拆迁的颜料坊

  快报记者 尹海峡 摄

  ”

  (v)城南开始大拆 23个老地名岌岌可危

  其中,最具价值的“颜料坊”是南京云锦制造业的历史见证

  拆迁拆掉的不只是房子

  按照南京市房产管理局近日公开的城南地块拆迁函告,南京城南内秦淮河沿线的大片民居被列进了老城改造范围,涉及千余家庭。其中包括:中山南路G3、G4地块;门东C块(南门老街);安品街老城改造;内秦淮河中华门至甘露桥段改造。

  住在颜料坊的张之弥老人指着墙上涂满的“拆”字说,这一片房子都要拆掉,巷子连同名称,将从南京地图上永远消失,也从人们的视线里走开。

  据了解,因为本次四大工程的拆迁,有可能消失的老地名多达23个:颜料坊、牛市、洋珠巷、弓箭坊、黑簪巷、铜作坊、上浮桥、龙泉巷、剪子巷、膺福街、小荷花巷、边营、新民坊、钓鱼台、豆腐巷、大井巷、大荷花巷、上江考棚、酱棚营、安品街、月牙巷、狗皮山、牙檀巷。

  不少地名极具留存价值

  像张之弥这样眷恋城南的老人在牛市一带还有不少。

  陈金武老人说,当地的卫生条件很差,拆迁改造是居民的普遍呼声,他希望大拆大建中千万别把记录了老南京的历史———最有价值的一批文物和特征鲜明的老地名给“弄丢”了。

  陈老告诉记者,自己所住的颜料坊,这次拆迁时给予的新名字叫“中山南路G3、G4地块”,但这里却是明初南京主要坊市之一。究其名称,之所以称为“颜料坊”,自然是和明代南京手工业的发达相关,这里也是明清南京云锦织造业发达的历史见证。而在此街区同样被列进拆迁范围的黑簪巷内,至今还保留着清光绪初年建造的云锦业行会“云章公所”的门楼。

  

  180个老地名悄然消失

  据南京市地名办统计,南京目前每月平均增加32个新地名。上世纪80年代初,南京每年只有10多个新地名产生;上世纪90年代初,大约每年新增五六十个;2000年之后,南京新地名出现“腾飞期”,2001年到2005年,南京地名命名、更名约有1452条。同时,新地名激增的背后是老地名的急剧流失。这15年来,已经有180多个老地名从地图上消失,如唱经楼、安乐寺、邀笛步、百猫坊、杏花村、子午路、凤凰台、仁孝里等。

  江苏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地名专家薛光惋惜地说,只要大家稍稍留意就会发现,身边原本熟悉的一个个老地名,已在汹涌的城市化浪潮中不复存在。但老地名其实是一座城市个性特征的写照和缩影,不能一拆就丢。

  地名保护没有硬杠杠

  对于老地名的消失,管理部门也有点舍不得。

  此前参加老城南拆迁协调会的南京市地名办专家徐兴钊昨天告诉记者,他在会上已提出要保护这些老地名。像秦淮区的颜料坊、牛市、弓箭坊等是南京传统的居民区,展现了老南京城的居民风貌。如果连这些小巷子都拆掉,那么就一点历史痕迹也没有了。但根据记者了解,虽然地名办有意保护,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强制性的法规作为支撑。

  地名管理部门说,南京地名保护的现状虽不理想,但已经引起足够重视,下一步的保护力度会很大。一方面,政府会制定相关法规,为老地名保护提供法律支撑;另一方面,南京今年将启动老地名保护工作。目前,地名办正在整理《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50条老地名将收集其中,今后如果被拆迁的老地名在保护名录范围内,将坚决予以保留。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