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吧 评事街)他已经找到了救命恩人
新闻背景
1971年7月4日,6岁的邵建波被一位解放军叔叔从疾驰而来的大卡车前拎开。35年来,他四处打听、寻找那位素昧平生的救命恩人。他对记者说:“这些年来我总在尽力去帮助别人,就是希望把这些当作对他的回报。”
(7月4日《现代快报》)
他已经找到了救命恩人
其实,邵建波已经找到了那位叔叔。因为这么多年来,那位叔叔的美德已经在他身上延续,成为他慷慨济困的动力。他的所有善举,只想说明一件事:当年被救的孩子,没有白救!
我们时常听到、看到的是:被捐助学生毕业后再也没有音讯;见义勇为志士奋力斗歹徒后被救者却悄然离去……是什么让这些人如此冷酷?他们不搭理求助者的背后,或许是不愿有所回报,或许是怕自己曾经的弱者身份被暴露,其阴暗心理在邵建波面前是多么的卑下啊!
“当年他救了我,没有白救”,这是邵建波弥足珍贵之处,其实也是行善者们的愿望。bssts
一颗感恩的种子
当年那位军人的救命之恩,被邵建波记在心里的同时,已经成了一颗感恩的种子。其实,事情发展到这里,能不能找到救命的军人,似乎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颗感恩的种子已经在他那里生根、发芽,并不断地回报社会。我们有理由相信,受到邵建波帮助的人中,有更多的会记得这份感恩之情。我们更期待这种感恩感动整个社会,成为一个感恩的雪球,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感恩行动中来。岂不是寻找恩人更大的收获?高家庄
感恩之心来自“家教”
邵建波被救时,不仅没有像报道中这样报恩心切,反而欲隐瞒此事。当然他少不更事,也可以理解。但他母亲听说之后的反应怕是现在的父母不可能做到的———“到处打听,托人找那个救命恩人的下落”。甚至时隔多年,老人对此事仍记忆犹新。正是母亲对“报恩”二字如此强烈的态度才会给邵建波后来的善举打下铺垫。
常见媒体中报道救人者为救某儿童染上伤病,儿童的父母害怕会被索要巨额报酬,于是“人间蒸发”,就更别提报恩了。如此做法,对培养下一代的感恩心理可谓“毁灭性打击”,对社会来说更形成了“忘恩负义———见死不救”的恶性循环。申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