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15个孩子30个学生
上午9点不到,明华新村社区的活动室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家长和孩子。门开了,孩子们一涌而入,很快坐好,等着“先生”宣布上课。
“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来复习上次学的《大学》中的两段……”9点一到,刚才还喧闹的活动室立刻安静了。“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仔细听听,稚嫩的童声中还夹杂着大人的声音,原来是家长们也在跟着老师颂读,“孩子来学习,也带着我们一起学,我们也是这里的学生!”一位家长笑着解释。
在这个十几个平方米的活动室里,满满地坐着孩子和家长共30人,孩子们大多五六岁。“谁来解释一下刚才那段话的意思?”老师提问了,十几只小手举了起来,“要‘使唤’别人‘倒’厌的东西……”一个小男孩的回答让人摸不着头脑,“他是说,要喜欢被人讨厌的东西,不好意思,他的口齿有些不清楚。”男孩的母亲赶紧帮儿子解释,大家都笑了。
“先生”
两名女老师义务授课
在颂读班担任“先生”的是两个学理工科的女老师,她们在这里义务教了近两年。
耿老师是土生土长的明华新村居民,她对小区的感情很深。她说,来教这门经典颂读课,只是想把传统文化知识教给这些社区的孩子们,从孩子开始带动起整个小区的风气。
34岁的段正宁老师说,她最喜爱《论语》中的一段文字,“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呼舞雩,咏而归。”“我非常向往这种状态,将自己所学传授给下一代,从孩子身上我也能学到不少知识,所谓‘教学相长’。”
孩子
不太懂但读得很认真
两年来,这个颂读班的学生由最初几个人增加到了现在的15个,而且“生源”已不仅限于明华新村社区,他们中最大的八九岁,最小的3岁半。
记者问起读经的感受,孩子们说:“挺好玩的,像唱儿歌。”
5岁的邵半城说他已经学会好多诗词了,边说边表演了一番,摇头晃脑的模样和老师如出一辙。他妈妈说,半城现在常会冒出一两句经典语句,什么‘如琢如磨’、什么“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问他意思,他不一定答得上来,但每次上颂读课,他都和其他孩子一样认真。
家长
希望孩子能从中受益
“自从上了这个班,孩子好像懂事多啦!”说话的是从江宁来的刘女士,儿子5岁,上这个班才一个月,“刚刚进门的时候,他居然跟我说‘长者先,幼者后,妈妈你先进去吧!’”刘女士的脸上流露着惊喜和自豪。
几名家长告诉记者,尽管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诗词的内涵,但应该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希望孩子能知书识礼,多学些传统文化知识总是有用的。”
快报社区记者 汪洪新 文/摄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星期六的早上9点,华侨路明华新村社区活动室都会传出阵阵读书声,这是一个专为孩子们开办的经典颂读班。两年来,从《弟子规》、《三字经》到《千字文》、《大学》,他们已烂熟于胸。
社区里响起“之乎者也”
家长孩子还有“先生”,摇头晃脑念叨古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