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吧 头条)小区状元热
今日话题
“小裁缝家的儿子,考上了,考了649分!”安国村的范守琴大妈,像“小喇叭”一样,逢人就报喜。薛双百创下了该小区历年来孩子高考成绩的最高纪录,是这个小区名副其实的“高考状元”。
(7月3日《现代快报》)
读者快评
普通百姓的憧憬
这种小区内的状元热,和社会状元热相比,可能少了很多功利色彩,却又增加了很多憧憬的因素。
首先,小区的居民对“薛状元”的关注,体现了普通居民对自己孩子前途的一种希望。因为“薛状元”是生活在身边的孩子,他的成功,可以激发出小区内所有孩子的学习热情。换句话说,在很多居民的心目中,隐隐地会生出这样的想法:裁缝的儿子能达到的高度,我们的孩子也应该能够达到。
其次,小区居民借祝贺“薛状元”的机会,来实现教育自己子女的目的。孩子的成长,总是需要榜样的。而书本上的榜样,说服力总是不够,所以,家长们把握住了小区内出的“状元”,这就好现身说法了。刘祥
多些这样的“盛景”
小区因为出了个“薛状元”而引起的轰动以及高度关注,是件好事。首先其中反映出的小区人的价值取向,譬如对知识的崇尚、对好学上进的褒扬、对贫困的抗争、对美好前景的追求;其次,小区人对“薛状元”事迹自发的广而告之、争相传颂,并当作“盛事”组织庆祝活动,让人感动。那种发自肺腑的对他人的良好祝愿,表达的是一种善意,反映的是淳朴民风,在许多人感叹现今人际关系冷漠的现状下就显得尤为珍贵;第三,小区居民对小薛事迹的张扬,实际上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建设学习型社会无疑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样的“盛景”越多越好,因为对我们的社会风气有着扬清浊污的意义!bssts
照顾其他考生的感受
当然应该为高考“状元”庆贺,但在庆贺的同时,小区居民想到那些考得不理想的考生了吗?其实他们才是更加需要关注的。听到别人夸赞薛双百时,他们可能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可能由于邻居的一刺激,就会心理崩溃。媒体和居民在关注“状元”的同时,是否也应适当关心落榜生,给他们出出点子、想想办法,多给予鼓励与支持,多一点实实在在的关心、情感上的陪护与心理上的疏导。洛漠
状元情结不宜提倡
“状元”的取得固然花费了不少苦心,学生本人、老师、家庭,甚至包括邻居,在这一过程中都有所付出,因此,得了状元,皆大欢喜,亲朋邻居祝贺,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状元情结”成为社区文化的传统却也值得警惕。同一居民区的孩子中,“状元”往往能获得不少赞赏的眼光,家长走起路来也是扬眉吐气,而对于其他所有非状元的学子来说,却俨然一下成了低人一等的失败者角色。因此,笔者以为,对“小区状元”过度的关注,过度的追捧,反而不利于学生们的心理健康,也不利于孩子们摆正对于考试的心态。某种程度上,“状元情结”正在成为压在学生们心头难解的“心结”。中山北路 秦治
“小裁缝”给专家上课
笔者对薛双百的父亲充满敬佩,不仅是他培养出了这么个“状元”,更是他的一句话———“毕竟这个社会是要本事,不是要考试分数。”
靠本事不靠分数,这是一个“小裁缝”的人生哲学。但在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人能够清晰意识到这一点而放弃对那些“状元”的盲目追逐呢?作为一名学生,成绩其实不是最重要的,“状元”们之所以有如此多的荣耀,只能说人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相对落后而已。
期待更多的专家来听听“小裁缝”的哲理,让教育早日回归理性。小妮子
平静面对“状元”
考上大学等于成才,这样的等式在大家的观念中已根深蒂固,于是“状元热”风靡高温的七月。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人毕业后就失业,可谓“半江瑟瑟,半江红”。但为什么考生和家长依然追捧“状元”呢?那是因为人才市场上的招牌上写着:“本科以下免谈”、“硕士以下免谈”,公务员招考条件上写着“本科及以上”、“硕士及以上”……不上大学,就业的门人家都不让你进,还谈何生存?!一味追求高学历的畸形用人机制是人们过度关注高考,继而形成“状元热”的根本原因!但愿有一天我们能看到公司招聘广告上写着:“有如下能力者可报考我公司……”那样,或许我们就可以平静地面对高考,面对状元了。何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