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京东集团发布声明称,近期少数机构及个人造谣抹黑、恶意攻击京东和创始人及其家人,经公安机关依法办案,部分造谣者已受到应有的惩处。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造谣者通过编造一些抓眼球的虚假内容,发布“京东金融遭挤兑”“京东白条虚假征信”等话题,对京东和京东创始人及家人进行舆论攻击。警方的处罚决定书显示,王某在社交软件上发布有关京东白条的不实信息,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已被警方处理。另外,其他的谣言也在被立案调查中。由此可见,多重谣言将被一一击碎,其幕后疑影和黑手也将显露无遗。
在打击网络谣言领域,该案具有典型意义。这是因为,此次事件中“制谣”、传谣表现出系统化、组合化的特点,而打击手段不仅犀利,也具有针对性。这也向谣言治理体系发出深层次的启示。
网络谣言危害极大。它既可令被造谣者陷入有口难言的泥沼,甚至被“社死”;也能“摧毁”企业、扰乱社会秩序。“粉头发女生”在经受造谣和网暴后自杀、娃哈哈曾因网络谣言少卖2.5亿箱营养快线,便是众所周知的案例。
个体和企业遭谣言袭扰,并不是单一的痛点——由于网络谣言具有极强欺骗性、诱导性、煽动性,令谬论和迷雾叠加到社会和市场层面,对营商环境也造成了冲击和破坏。
面对网络谣言这个“公敌”,要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加打击,为谣言受害者撑腰,让公平正义照耀人心。
近年来,中央网信办多次喊话,要求重点整治制造网络谣言等突出问题。国家和地方层面频频向网络谣言亮剑、打出重拳,有力呵护了网络健康生态,优化了营商环境。
应该看到,打击网络谣言,清除造谣、传谣的土壤,需要每案必查的雷霆手段和一查到底的执法态度,也需要筑牢网络谣言治理的法治之基。法治是治理网络谣言的利剑。依法进一步明确网络谣言的法律边界,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配合,形成打击网络谣言的强大合力;加大对造谣传谣行为的惩治力度,提高造谣、传谣的违法犯罪成本,形成更大的震慑力;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消除执法难点,提升治理效应。
网络谣言尚未绝迹。秉持长期主义,不画句号,是打击网络谣言的题中应有之义。
现代快报/现代+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