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4年9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与雨同行

□重庆 元未

人在旅途总是盼望晴空,纵然骄阳有伤皮肤,但人们就算把自己裹成粽子,也要去拥抱阳光。不过,人的愿望是一回事,老天爷的安排那是另一回事。我在这个暑期就经历了一次与雨同行的旅程。

那是在2016年,看完毕赣拍的《路边野餐》,我和远在南京的好友就对黔东南充满了向往,查阅了很多攻略后却未能成行。这个8月,到成都办事的好友可能被回忆撞了一下腰,“来都来了(西南地区),不如去贵州玩下吧。”于是我们在匆忙间重启了被雪藏八年的黔东南自驾之旅。

第一天在从重庆出发去镇远的高速公路上,午后就下起了雨。头顶一大片乌云哗啦啦欢实地下着雨,远处的天空却透着亮光。穿越了两个隧道也就是翻过了两座山之后,雨势就减弱为毛毛雨。从第三个隧道出来的时候,迎接我们的已是刺眼的阳光。“这就是天气预报说的阵雨吧。”我们一下子对手机天气里未来几天连续显示的阵雨图标如释重负。到达镇远后,这座古城丝毫没残留雨的痕迹,我们的游兴也没有受到雨的打扰。

第二天午饭后,我们准备出发去黎平的肇兴侗寨,正在往车上搬行李的时候,又一次下起了雨。“看来这里是每天午后都会下雨的,不要紧,翻过几座山就停了。”基于昨天的经验,作为司机的我提议按计划出发。于是我们冒雨上了高速,果然穿过几个隧道之后雨停了,我不免有些自得。但车行至黎平县境内距离肇兴还有70多公里的时候,天色忽然暗了下来,此时不到下午3点,却让人有黄昏的错觉。与第一天边缘透着亮光的乌云截然不同,此时的乌云占据了整片天空,驱赶了光明,大雨就要来了。

果然,先是几滴大粒的雨点绽开在挡风玻璃上。紧接着,犹如前方爆裂了高压水管,前路一下子消失在我的视线里,眼前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雨刮器开到最大也毫无作用,雨水砸在车上的声音完全淹没了车内的音乐。我头皮一阵发麻,但也很快镇静下来,连忙打开车灯,借助地面行车线的微弱反光,大致判断出道路的走向,得以在蜿蜒的高速路上继续行驶。“这时候能进个隧道就好了。”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此刻便是又一明证:以桥隧众多闻名的贵州高速,在这几十公里路程中愣是一个隧道也没有。

我们就这样在暴雨的“袭击”下行驶了半个多小时,天色终于渐渐明朗,雨势也慢慢减小。到达肇兴侗寨时已完全放晴,雨后的天空格外明澈,已然偏西的太阳在天边映照出的橘红色霞光,瞬间扫光了暴雨行车带来的惊魂未定,旅游的欢乐又笼罩了我们。

第三天,我们按照预先的规划,一大早坐车来到山上的堂安侗寨,准备从这里走回肇兴,体验小红书上的“孤独星球”最美徒步路线之一。我们很快就参观完整个寨子,准备开始今天最主要的徒步旅行。还没走几步就感受到了雨滴。“返回去坐车还是继续往前步行”的抉择摆在了我们面前。“既然来都来了……”那就走下去吧。

堂安到肇兴的路之所以美,是因为顺着下山的弯曲步道一路行来,满眼全是绿油油的梯田,充满生机的绿、静谧的绿,似乎永远看不尽也看不厌。一路上小雨淅淅沥沥,我们撑着伞,在深草丛中穿行,不时还要走过溪流上涨形成的涉水路面。雨天行路比起晴天,自然诸多不便,但在细雨中闻着潮湿的泥土气息漫步,跟晴天的急行军相比又别是一种趣味。到达肇兴后已过饭点,吃完饭出来又赶上惯例大雨,我们快速回到酒店,闭门不出在房间愉快地消磨阵雨时光。

第四天的目的地是西江千户苗寨,我们一大早出发,到达的时候接近中午。刚下景区观光车,阵雨如约而至。我们穿行在仅容两人并排通过、曲里拐弯的寨中小道,小心翼翼地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两旁是古旧的或半旧的苗族吊脚楼,万千雨丝从头顶的“一线天”掉落,恍惚间仿佛迷失在时间的隧道中。好在时间并没有将我们围困太久,在路人的指点下我们来到了热闹的主街上,天气也很快晴了。

吃过午饭我们参观了苗族博物馆。博物馆二楼正好看到对面的芦笙场,这是苗族人聚集表演的地方,此刻正赶上每天下午的表演,场内芦笙悠扬、鼓点铿锵、掌声不断。我们也打算下去凑个热闹,抬头只见乌云又开始聚拢,顷刻之间,雨点由小到大落下来,芦笙场内芦笙、鼓点、掌声都消失了,人们一哄而散,四下逃窜。我们在博物馆二楼的走廊一边避雨,一边观赏雨中的千户苗寨和四散的人群,也算是别有一番景致。

最后一天返程,雨也悄然离去,留下艳阳与我们相伴。与雨同行,虽事与愿违,却有别样的风景和体验在等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