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郁
在汉娜·阿伦特的学术生涯中,如果提及她的代表作,很多人都会推崇《极权主义的起源》,但是在我看来,她最重要的著作是《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这本不起眼的小书,看起来仅仅是一篇记者的报道——当年阿伦特接受《纽约客》的邀请,以特约记者的身份,前往以色列参加了对纳粹战犯阿道夫·艾希曼的审判,完成了一篇记者观察和报道。这篇报道争议性很大,一方面是因为阿伦特在其中披露了很多犹太人的“家丑”,比如很多犹太组织跟纳粹合作,挑选合适的犹太人送入集中营;另外这本书把纳粹战犯艾希曼形容成一个非常平庸乏味的官僚,根本不像人们想象中的恶魔一样的人类,书中将这种平庸的特质形容成“平庸的恶”,遭到了很多人的批评,认为阿伦特给纳粹战犯开脱。
这本书不但将“平庸之恶”的概念普及到了大众文化当中,至今在很多著作中有所回应,更重要的是,因为这本书,阿伦特不断地参与到了公共领域的冒险中,她不厌其烦地解释、阐释对自己著作的各种误读,驳斥各种流言,建构各种知识分子的对话,也从中逐渐找到了新的写作方向,因为她发现艾希曼身上最平庸的特质就是不思考,只会接受命令,这种甘愿放弃的“不思考”的特质,在任何人身上都可能存在,甚至延伸到现如今娱乐至死的生活中,应用到当下也是非常准确的。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1963年出版,1964年出版了德文版。书籍出版之后,阿伦特遭到了长达三年的各种批评,为了回应批评,阿伦特接受了不少访谈,也做了不少演讲,其中著名的几次访谈都收录在《我想理解:汉娜·阿伦特访谈与书信》这本书当中。某种程度上,这本书可以看作阿伦特对《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系列批评的回应。比如第一篇信件就是对格哈德·肖勒姆这位老朋友的回信。这位老朋友批评她写的书嘲笑了犹太民族,说她对犹太民族缺少热爱。阿伦特在这封信中就提到了我们后来熟知的观点,她说她不会爱任何民族或者集体,无论是德国人、犹太人,还是美国人,她只会爱自己的朋友,她没有其他爱的能力。她还批评那些跟纳粹合作过的犹太人,“根本没有抵抗的可能,但可以不做任何事。一个人并非需要是个圣人才能什么都不做,她只需要说,我是一个普通的犹太人,仅此而已”。这个观点,可能很多人并不认同,总觉得她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站着说话不腰疼,对别人指指点点。但是别忘了,阿伦特也是从德国逃离出来的犹太人一分子,她亲眼目睹了身边很多人的背叛,也看到了很多人的良心。她有资格这样说话,因为她也曾抵抗过,还差点被送入集中营。
这本书中最著名的访谈就是阿伦特与君特·高斯的电视访谈,曾经在1964年的德国电视台播出,现在我们还能在网上找到完整的视频。阿伦特跷着腿,吸着烟,一边沉思一边斟酌着回答问题的画面至今在我脑海中清晰可见。这篇访谈就是袒露心迹的最好访谈,她讲述了她的成长和学术生涯,以及在纳粹德国上台前夕,如何逃离德国,成为流亡者,犹太身份的困惑,等等。在访谈的最后,她还谈到了“公共领域的冒险”:“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而且是作为一个人暴露自己……我们开始做一些事情,我们将自己编入一张关系网,我们永远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这就是一种冒险,而现在我想说的是,这种冒险只有在信任他人的前提下才有可能。”
《我想理解:汉娜·阿伦特访谈与书信》中,还有一篇比较重要的文章,是1972年在多伦多召开的“汉娜·阿伦特的作品”的讨论会,到会的都是学界的大佬,阿伦特愿意作为与会者出席。这次讨论真的是一次思想的交锋,到会的人会批判阿伦特的观点,阿伦特也会毫不迟疑地为自己辩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阿伦特对思考与行动做出了一个区分,人们只能独自思考,而行动需要与他人一起协作才能完成。
早在与高斯的对谈中,阿伦特首先就纠正说,她不是一个哲学家,她的领域是政治理论。之所以这样区分,在她的心目中,哲学家只会沉思,获得沉思的智慧,但是行动与沉思不同,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存在。哲学家贸然进入行动领域,就是一场巨大的冒险,就如同她的老师海德格尔一样,很容易成为纳粹的帮凶,成为一生的污点。
而阿伦特正好相反,她终生对这种公共领域的冒险充满了警惕,她不想向别人灌输,不想开宗立派,不想让任何人接受她的想法,她只是将她的思想抛掷到公共领域当中,任你评判,这大概才是一个思想家真实的样子。
■好书试读
不断告别,是我跟母亲从小到大一直有的仪式。她跟我父亲去长江对岸种地,船停靠在江边,她挑着蛇皮袋,急匆匆地往长江大堤上赶,而我站在家门口看她离去。到后面,她走时,忍住不回头看,我也不去看她,躲在家里。家里半个月,对岸半个月,来来回回,我知道她内心的愧疚感。她经常说:“你半边耳朵聋,都怪我。”我小时候患中耳炎,耳朵发炎疼痛,等她回来带我去医院看,听力已经受损,到现在那边基本上是聋的,她每回都忍不住提起,然后非常难过地自责;她还自责没有及时带我看医生,导致我说话含糊不清,总是遭别人笑话……她自责很多事情,我一再说我不在意这些,她却不放过自己。我细想当时她的处境,她跟我父亲种那么多地,也只能勉强糊口,内心每天都是在绝望和困顿中煎熬着,对于孩子她能怎么办呢?她没有办法。我不敢多想。
——《暂别》邓安庆
译林出版社
“雨生百谷”,谷雨节气多雨。采茶要看天,雨水茶不能采,要待晴好一两天,才能采摘茶青。如果赶上落雨,我就喜欢去茶山走一走,彼时樱桃初红,蒙蒙细雨落在嫣红饱满的樱桃上,将滴未滴。一阵风吹来,雨珠儿顺着玛瑙般的果子缓缓滑落,滴在碧绿的茶树新芽上,美好得如画一般,以至于后来用这批茶青制作的红茶,我总觉得带着天然的果香。这或许与树种有关,或许与工艺有关,但我宁愿相信与樱桃树有关。后来,我干脆就把这款红茶命名为“春雨樱桃红”。信阳位于典型的丘陵地带,有俊美的山丘和辽阔的田野,偶尔会有朱鹮飞过。“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张籍也在这里看到朱鹮飞过。出产“春雨樱桃红”的这一片茶山,恰恰是朱鹮流连的山谷田园,水美草肥,纯净安逸,这样的生态确实难得。
——《中国植物的味道》 悦木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