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至6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非洲这片美丽的热土也激发了无数人的兴趣与好奇。百年以来,非洲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漫长斗争,包括文化之魂的探索与重塑,力图从西方殖民主义话语体系中挣脱。著名作家阿兰·马邦库在《关于非洲的八堂课》中,呈现了非洲文学史的精粹与非洲文化的丰饶广博,让我们摆脱那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其他误解,摆脱西方殖民话语转述,重新认识真正的非洲。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陈曦
八堂课带你重新认识真正的非洲
《关于非洲的八堂课:法兰西公学院课程讲稿》根据本书作者阿兰·马邦库在法兰西公学院的讲稿整理而成。
阿兰·马邦库1966年出生于刚果(布)的黑角市,拥有法国和刚果(布)双重国籍,现定居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其代表作有《打碎的杯子》《豪猪回忆录》《明天,我二十岁》《黑角之光》等。22岁时马邦库在法国求学,1998年发表小说处女作《蓝-白-红》并一举获得当年的“黑非洲文学大奖”,2012年,他的作品被授予法兰西学院亨利·加尔文学奖,也曾入围2015年布克国际奖终选名单。2021年11月,他荣获英国皇家文学学会国际作家终身荣誉奖,2022年担任布克奖的评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马邦库是法语世界最知名、最成功的作家之一,也是法国最负盛名的非裔作家之一。
2015年,法兰西公学院法国文学和现代文学教席教授邀请马邦库主持艺术创作年度教席,这是公学院首次聘请作家担任该教席的主讲人。马邦库在公学院的课程推出后受到公众和法国媒体的热烈欢迎,这八堂课的讲稿被集结整理并出版。“我满怀喜悦地向大家推介我的八堂课,借此我们可以平和有礼地重读我们共同的过去,如同接受一次对话的邀请。唯有如此,我们的存在再不会受偏见束缚,我们的未来再不会受奇谈怪论污辱。”在书中马邦库写道。
这八堂课的内容涉及非洲的文学写作、文化甚至政治视野等多个方面,第一堂课从黑人文学的历史发展说起,第二堂课探讨“黑人性”,第三堂课围绕非洲文学探讨的若干主题展开,第四堂课讲述非洲文学在法国的出版情况,第五堂课深入民族文学与政治煽动,第六堂课则面对历史讲述非洲与“黑色法兰西”,第七堂课回顾黑非洲的内战与儿童兵,最后一堂课围绕卢旺达大屠杀展开。这八堂课表达了作者对非洲文化与全球文化和平相处的强烈渴望。
打破刻板印象,认识一个“流动的非洲”
很长时间以来,在西方作家笔下的非洲题材都侧重于描绘秀丽的风光、野蛮无知的土著和神秘愚昧的社会习俗,文字中暗含着欧洲文化和白人种族的优越感。1921年法国人将龚古尔文学奖颁发给加勒比地区的黑人作家勒内·马朗的小说《霸都亚纳:真正的黑人小说》,非洲法语文学才正式进入了西方读者的视野。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桑戈尔、塞泽尔、达马斯、法农等一批年轻学者勇敢地站了出来,扛起了反殖民主义的大旗,通过文学创作把流散在世界各地的黑人凝聚在一起。在他们的笔下,非洲不再是眼前现实的非洲,而更像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
本书的导读作者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刘成富指出,为了消除偏见以及提振信心,非洲知识分子试图通过文学的形式把“传统的非洲”描绘成“现代欧洲”的对立面。“在他们的心目中,如果说欧洲人是‘理性的’,那么非洲人便是‘感性的’;如果说欧洲是一个充满剥削和压迫的工业社会,那么非洲就是一个充满和谐幸福、天人合一的人间天堂。他们认为只有这样,黑人同胞才能在世界文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在不同于白人的价值理念中找到自信和尊严。”
控诉殖民历史,直面社会现实是当今非洲法语文学的特点之一。“通常,文学虚构总是与历史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历史的重构能够唤醒人们的记忆,爱与恨的漩涡能让记忆更加刻骨铭心。非洲法语文学以虚构的方式重建历史,同时对后殖民时代的社会不公进行无情的揭露,这就是非洲法语文学特有的认知能力。”
从“边缘文学”走向“世界文学”
对于国内的读者来说,非洲法语文学还是比较陌生的存在,刘成富分析认为,一方面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没有文字记载的传统,早期文学主要是口口相传的英雄史诗,这些作品直到20世纪中后期才被整理出版,并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地传播。另一方面在很长时间里世界文学的话语权被西方人操控,似乎非洲人在文学创作上有先天的缺陷,根本不能与西方作家平起平坐、相提并论。
非洲作家早就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他们试图终结在文学创作上的附庸地位,而且坚信将来有一天最终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刘成富指出,在非洲法语文学中,“黑人性”文化运动是一个怎么也绕不开的焦点话题。身为黑人在黑人知识分子看来并不是什么耻辱,而理应是一种发自肺腑的骄傲和自豪。非洲法语文学引发了有关“去殖民”“文化身份”“文化多元”“后殖民主义”等诸多话题的讨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非洲法语文学热潮的兴起也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这种文学摆脱了过去无人问津的窘境,正在大踏步地朝着世界文学的方向迈进。
“读马邦库的《关于非洲的八堂课》,可以让我们对非洲、非洲文化、非洲历史和非洲人的认识又深刻许多。”刘成富写道,“在倡导‘文化多样性’‘世界多极化’的今天,从不同的层面通过非洲法语文学来认识和了解非洲,尤其是非洲各民族在文化方面的诉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成富介绍,21世纪以来,非洲法语文学的出版、翻译与传播一路高歌猛进。非洲文学也在世界文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相关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数量也在直线上升。在我国,“法国前殖民地法语文学研究”“非洲法语文学翻译与研究”等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正在把对这一领域的思考和研究引向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