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中,心脏要跳动20亿~30亿次,血液夜以继日地奔流,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有时血液的“河床”会堵塞,有时心脏的“阀门”会松弛……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医师张俊杰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人,他不仅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追新人”,从冠脉介入手术到瓣膜介入手术,27年来,他紧随全球最新技术的脚步,从跟跑到领跑,完成弯道超车,一路助力医工结合,将中国原创技术与医疗器械带给等待救治的患者,回馈给世界。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梅书华
为心脏“修修补补”,他攀越两座高峰
冠状动脉是心脏的生命之河,紧紧环绕着心脏供给血液,河床一旦堵塞,可直接导致心梗。大约25年前,我国的心血管事业刚刚起步,常见的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治疗,大多是使用药物溶栓,但成功率只有六成。“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张俊杰带着这个想法一路攀登,2004年,他独立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台冠脉介入手术,经导管送入支架,成功开通了堵塞的血管。“在手术台上,老太太当时就告诉我,压在她胸口的大石头消失了。”张俊杰笑着回忆。
如果说冠脉介入手术是张俊杰的第一次攀登,那么他的第二次出发就是为心脏修“门”。心脏像一个4缸的发动机,有4个阀门,分别对应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其中,左边的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受到的冲击压力是最大的,因此也更容易出现问题。
一名80岁老人的主动脉瓣大约已开合20亿次,疲惫的“心门”极易出现打不开或关不上的问题。重新换一扇门,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但对于高龄老年人而言,开胸换瓣膜,堪比闯鬼门关。而介入手术,可以将这个巨大的刀口转变为5毫米的小切口。张俊杰学习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将人工瓣膜通过导管输送到病变的瓣膜处,代替损坏的瓣膜,让血液循环恢复通畅。这一方式让许多高龄高危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多了一次“生”的机会。
不放过1%的风险,他获得上万次信任
在心脏上“舞蹈”,是一项风险极高的手术。为了提高成功率,南京市第一医院开设了两个杂交手术室,在这个手术室,医护团队既能开展外科开胸手术,也能开展内科介入手术。82岁的李大伯常年心功能衰竭,加上高龄,更无法耐受开胸手术,团队最终决定为其进行介入手术。然而,李大伯的外周血管条件很差,甚至无法穿刺,连通往心脏的“路”都进不去,手术怎么做?于是,张俊杰寻求了心脏外科团队的帮助,术中,外科团队将血管切开,为他们“开路”。
在杂交手术室,有了外科备台,这场超过常规风险的介入手术顺利完成。张俊杰告诉记者,即使手术风险只有1%,他们也必须做好万全之策,术中风险一旦发生,外科专家可以直接对患者的心脏进行体外循环,确保患者的安全。
张俊杰收治的高难度病例不在少数。92岁的老刘是张俊杰的老患者,他常常说自己很幸运。9年前,老刘因为急性心梗就诊,张俊杰为其进行了冠脉介入手术,3年前,他又出现了瓣膜性心脏病,张俊杰第二次与他在手术台相见,同样圆满地将他送下手术台。“张院长,我每次祈福,都希望您长命百岁,能救助更多像我一样的人。”面对老刘这份特殊的感谢,张俊杰眼眶湿润。
“病人常对我千恩万谢,实际上,我更应该感谢他们。”12000余次冠脉介入手术、700余次瓣膜介入手术,这背后是患者对张俊杰数以万计的信任。他说,患者把生命交给了他,他是在这份信任的基础上,有了数万次的经验积累,有了冲破万千难关的信心。
创“心”技术不断,他永远在路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张俊杰一次次用新技术,为患者搭建起生命之桥,修复脆弱的心门。“创新”是他不断追求的命题。
在临床技术研究方面,张俊杰在大量学习了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发现欧美人出现脉瓣膜打不开的情况居多,但该技术并不适用于瓣膜关闭不全的患者,而这一情况国人更为常见,他迅速改良了技术,并将其标准化,甚至将这项技术带给了世界。在医疗器械革新上,张俊杰长期助力医工结合,牵头联合研发了三尖瓣置换医疗装备,目前该装备已经完成了动物实验,有望在三年后为患者用上。
结束采访时,夜幕已经降临,张俊杰总算吃上了“午饭”。周二是他的门诊日,上午半天的门诊,他一直延时开诊到了下午两点。“其实还是看不完(患者)。”他念叨着。结束门诊后,他以咖啡和香蕉充饥,又赶去做手术。在晚饭时间吃完这顿迟到的“午饭”,张俊杰又走进导管室,开展夜间的最后一台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