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十六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省,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江苏省工信厅专场新闻发布会。现代快报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江苏全省制造业增加值达4.66万亿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89.0,两化融合发展水平67.9。今年1—7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赟
2023年江苏省制造业增加值达4.66万亿元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党组书记朱爱勋在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江苏全省制造业增加值达4.66万亿元,占全国14.1%、全球4.2%;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89.0,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67.9,连续9年全国第一。今年1—7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位居东部大省前列,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国工业经济稳增长发挥了“挑大梁”作用。
朱爱勋表示,省工信厅聚焦群链协同,全面加强“1650”产业体系建设;聚焦锻长补短,着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水平;聚焦数智赋能,持续深化“智改数转网联”行动;聚焦壮企强企,深入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其中,在聚焦数智赋能方面,省工信厅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抓好免费诊断、示范标杆培育、服务商引育等工作,有关经验做法被工信部在全国推广。
朱爱勋表示,省工信厅将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进力度,实现各类惠企政策高效精准投放,扩大工业有效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绿色制造体系,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绿色安全水平。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加快工业领域应用场景开发。同时,持续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培育未来产业,梯度培育优质企业群体。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新质生产力
今年江苏新春第一会上提出,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强大的创新矩阵引力场。对此,省工信厅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新质生产力。将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树立一批创新示范标杆。打造技术创新“头雁”阵列,引领带动行业内技术创新水平共同提升。同时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每年组织实施100项企业主导的“1650”产业体系协同攻关项目,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广一批新技术新产品。畅通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通道,集聚省内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和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载体资源,开展系列创新载体赋能活动,力争形成一批创新合作成果。
以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迭代升级为牵引,推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省工信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张星在发布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是江苏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目前已经处于全国第一方阵。2023年,全省新能源汽车集群企业开票销售1.8万亿元,占全省9.5%;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04.7万辆,居全国第四,动力电池产量、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位居全国首位。下一步,江苏将以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迭代升级为牵引,坚持创新发展战略,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重点推进重卡换电模式、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完善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标准体系和应用生态。引导传统燃油车整车生产企业加快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实现产销稳步增长。推动南京、无锡、苏州加快建设“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积极培育线控底盘部件、智能传感、汽车软件等新兴领域优势。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江苏拿出“真金白银”进行补贴
作为制造大省,江苏既是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需求方,也是“更新”设备和“换新”产品的供给方。省工信厅副厅长、党组成员黄萍介绍,在推进设备更新方面,江苏用“真金白银”来激励设备更新,今年3月,江苏率先创新出台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对于企业用于设备购置与更新的项目贷款,采用“免申直达”的方式,由省、市两级财政贴息2个百分点;同时,还出台了中小微企业“设备担”政策,支持企业通过贷款购置、更新、改造设备,省级财政按80%的比例对担保费给予补贴,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难度。同时,分层分类精准开展供需对接,今年以来,已围绕纺织服装、船舶海工、节能环保、汽车制造等行业开展设备更新供需对接、银企对接等活动50余场,覆盖企业超5000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