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2024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4年3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提振消费、降准、严把企业IPO……
人大这场经济主题记者会,信息量很大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现场 视觉中国供图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证监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梦云 杜雪迎 马壮壮 赵丹丹 综合上海证券报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

GDP5%左右预期增速,奋力一跳能够实现

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左右,郑栅洁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综合平衡基础上兼顾当前和长远、需要和可能提出的,是经过科学论证的。这一目标符合“十四五”规划年度要求,与经济增长的潜力基本匹配,是一个积极向上、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

他表示,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中国经济规模已超过126万亿元,我们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城乡区域等进一步协调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能。高质量发展正在全面推进。这些都为短期巩固经济回升态势、长期发展向好进一步打牢打实了基础。”郑栅洁说。在宏观政策方面,今年将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增量政策,都将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强大的宏观调控政策供给。

放眼全国,各地发展也更加积极有为。各地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有25个省份的经济预期增长目标高于去年实际增速,有23个省份高于全国水平。开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实物量等先行指标较快增长,文化、旅游、餐饮等消费旺盛。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

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加大财政投入

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民生关系千家万户。蓝佛安表示,现在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1亿人,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有4400万人被纳入低保和特困救助范围。今年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还将再提高30元。2024年,教育、社保和就业预算安排都将超过4万亿元。下一步,财政部门将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蓝佛安表示,党政机关少花一分钱,民生事业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钱。当然,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是捂紧钱包不花钱,而是该花的花,该省的省。将持续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执行会议差旅、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对于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蓝佛安回应,经过各方面协同努力,地方债务风险得到整体缓解。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有关方面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

2024年要推动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

2023年,消费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2.5%。王文涛介绍,2024年促消费,要做两个重点工作。一是推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二是提振服务消费。

我国的汽车、家电、家装市场综合体量大,相当一部分产品使用年限较长,能耗排放较高,有的因为长期使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潜在更新需求进入了集中释放期。比如,在用国三以及以下排放标准的乘用车超过1600万辆,其中车龄15年以上的超过700万辆;平均每年约有2.7亿台家电按标准来说超过了安全使用年限。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既是增强当前经济增长动力、巩固回升向好的有力举措,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当然要强调,以旧换新是要建立在消费者的自愿基础上。”王文涛表示,对于这项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市场为主,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的有效机制。

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从三个方面推进服务消费工作:一是加强统筹,构建“1+N”工作体系;二是扩大服务领域开放,丰富服务消费供给;三是搭建平台载体,创新服务消费场景。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

总量上保持合理增长,后续仍有降准空间

2024年以来,降准力度和贷款利率下行幅度都超过市场预期。下阶段,货币政策还将如何支持经济回升向好?潘功胜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箱依然丰富,货币政策仍有足够空间。“我们在货币政策的调控中,将更加注重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着力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稳定物价,为经济运行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潘功胜表示,总量上保持合理增长。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7%,后续仍有降准空间。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均衡投放。

在价格上将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将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继续实施支持碳减排再贷款,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带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评估风险,约束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供给,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消费融资需求。

证监会主席吴清:

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最重要中心任务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是吴清任证监会主席后的“首秀”。会上,吴清就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谈履新:到岗没满月,还是边学边干、以学为主

吴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到这个岗位还没有‘满月’,现在还是边学边干,以学为主。一方面,进一步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工作的决策部署,抓紧推进落实。另一方面,通过调研向市场学习,包括线上线下听取各方意见建议。”

谈投融资:没有投资就没有融资,没有买方就没有卖方

吴清表示,投资与融资,二者是一体两面、不能分割的,资本市场这两大功能相辅相成,没有投资就没有融资,没有买方就没有卖方,只有投融资平衡发展,资本市场也才能够形成良性循环。

关于公平与效率,吴清表示,在公平交易、合理定价、充分竞争的条件下高效配置资源,促进高质量发展,这样资本市场才有持久的生命力。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最重要的中心任务。

谈监管思路:将突出“两强两严”

关于下一步监管工作的思路,吴清称,证监会将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牢牢把握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主线,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尊重规律,尊重规则,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监管方面,吴清表示,下一步重点是突出两个字,一个是“强”,一个是“严”。“强”,就是要强本、强基。前一段时间的市场波动再次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值得深思。

关于“严”,就是严监、严管,即依法从严监管市场,依纪从严管理队伍。

将瞪大眼睛,对问题机构、问题企业强化早期纠正,对各类风险及早处置,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露头就打,对重点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要重点严打,特别是一些触碰底线的,比如造假欺诈、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都要严厉打击。在队伍管理上,证监会将刀刃向内,严抓严管,真正在政治上、专业上、作风上、廉洁上过得硬,打造一支监管铁军。

谈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首先是上市公司自身责任

吴清表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首先是上市公司自身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外部环境的改善。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企业必须扛起第一责任、主体责任,控股股东、实控人、董监高作为企业的“关键少数”必须挺在前面。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还有各类专业中介机构也都要各负其责,责无旁贷。吴清表示,从监管来看,上市公司监管一是要做好入口的监管,二是要做好出口监管,三是做好持续监管,最后还需要推动责任落实。

谈IPO:企业IPO上市绝不能以“圈钱”为目的

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方面,吴清表示,首先要严把入口。企业IPO上市绝不能以“圈钱”为目的,更不允许造假、欺诈上市。因此,审核注册各个环节都要依法依规,严之又严,督促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要全力把造假者挡在资本市场门外。

目前证监会对在审企业进行现场检查,交易所也进行现场督导,但是现场检查和现场督导的覆盖面还非常有限,下一步要成倍地大幅地提高覆盖面,对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坚持申报就要担责,以此倒逼发行人进一步提高申报质量,也倒逼中介机构提高执业和服务水平,做到勤勉尽责。

谈日常监管:突出抓三件事

就加强上市公司上市后的日常监管,吴清透露,证监会目前正在突出抓三件事:一是防假打假。严肃整治、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二是规范减持,对一些通过“技术性”离婚、融券卖出、转融通等绕道违规减持的,要进一步堵塞制度漏洞。对于大股东、实控人等违规减持的,要依法严厉打击。三是推动分红。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的分红状况在持续改善,但常年不分红的公司也不少,分红的稳定性、及时性、可预期性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多年不分红,或者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证监会还将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硬措施,包括限制控股股东减持、实施ST风险警示等等;同时,还将推动有条件的公司一年多次分红,“特别是鼓励春节前分红,让大家欢欢喜喜过年”。

谈退市:加大退市力度,有进有出

吴清还表示,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要畅通出口。“现在,很多方面呼吁要加大退市力度,我们将付诸行动。”一方面,证监会将设置更加严格的强制退市标准,做到应退尽退;另一方面,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进一步拓宽多元退出渠道,也鼓励推动一些公司主动退市。

谈市场运行:正常情况不干预,极端情形该出手要果断出手

吴清还就市场运行谈到,市场运行有其自身规律,正常情况下不应干预。但是,一旦市场严重脱离基本面,出现非理性剧烈震荡、流动性枯竭、市场恐慌、信心严重缺失等极端情形,该出手时要果断出手,纠正市场失灵。“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还将健全相关机制,坚决防范发生系统性风险。”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