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江苏文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4年1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墨拓中的汉朝
□徐兴无
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藏《孔彪碑》
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藏《孔褒碑》
李瑞清题记
清 何绍基藏
宋拓《史晨碑》
图片均由徐兴无提供
清宣统元年刊叶昌炽《语石》书影
《廿二史劄记》
[清]赵翼 撰 曹光甫 点校
凤凰出版社
扫码关注
江苏文脉公众号

导读

古朴雄浑的汉碑,不仅是中国书法的典范,而且是汉代的记忆。但这些丰碑巨制,多是东汉晚期的衰世风气,背后隐藏着家国的忧患与危机。

大概在流沙坠简和马王堆帛书出土之前,我们可以读汉人写的书,但看不到汉人的手迹,仅能看到汉代碑碣和器物上刻出来的字迹,北宋郭忠恕《汗简序》中称之为“古之遗像”,从中亦可观汉人书写的韵致。书家运其笔锋,刻工运其刀锋,日月寒暑风雨运其气锋,千百年之后,碑铭文字自成一种高古苍茫之貌,备受后世书家的追捧,许多汉碑成为书法的典范。那些矗立于亭台庙堂或倒卧于荒野草丛的汉碑,如果既要阅读它们的文字,又要欣赏它们的书法,就只能用浓淡之墨打拓成拓片来观看,追捧得越厉害,碑版便被椎拓得越惨烈。所以当清代碑派书风大行,崇碑版贱法帖之时,章太炎先生便提醒人们:“秦汉石刻,至今几二千岁,唐碑至今亦千余岁,其间风雨所蚀,椎拓所鋊(yù),至于刻浅字粗者,十有七八,则用笔之妙不可尽见。”(《论碑版法帖》)也正因为如此,碑版的初拓本或早期拓本就愈加珍贵,称为“善本”。而越是古老的碑版,其善本就更不易得。

元旦过后,和几位同仁相约去上海图书馆的浦东馆参观了“大汉雄风:上海图书馆藏汉碑善本展”,一饱谛观汉碑善本的眼福。古代的碑刻被打拓下来之后,为了方便阅读、临写、题跋,大多被剪裁装裱成册页,成了碑帖,将一个个丰碑变成了几案上展读的文本,而且这个文本是开放的文本,藏家、学者、书家、经眼者们都可以在这个文本的天头、地头、扉页、尾页、加页上写下校释、考据、评鉴、歌咏之类的眉批、题跋文字,盖上许多收藏的印或经眼的章,这些对碑刻的阐释行为,经过岁月的积累,综合碑刻、书法、篆刻、诗词、文章于一册,是一部许多人写就的书,其文化价值和内涵已经远远超过墨拓本身。

可是对我来说,最大的享受并不是观看展柜中陈列的善本碑帖,而是观看挂在展橱中汉碑的整纸墨拓,尽管不是面对原碑,也能有点在场阅读的感觉,更何况整拓之上,收藏与鉴赏的文字和印章题盖于其上的空白处和裱裬之侧,或另装额首,形成沧桑岁月的完整图像。

任何碑刻的树立,都是为了创造一个礼制文化的空间,而不完全是让人们阅读上面的文字。德国有位社会语言学家弗洛里安·库尔马斯 (Florian Coulmas)写过一本《文字与社会导论》(阎喜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年版),提出“语言景观”的概念:“在这一景观中,人们不仅能听到语言,而且能看到语言”,人们可以想一想“谁制造了这些文字?把它们放在哪里?它们有什么作用?”石碑和文字一起,构成了一个语言景观,直接诉诸人们眼睛的是一块刻有文字的石碑,而不是石碑上的文字内容,宣示着纪念的意义、信仰与政治的权威。晚清学者叶昌炽(1849—1917,苏州人)的《语石》是我国第一部古代石刻的通论,其中的《立碑总例》归纳了古人的刻石惯例:

一曰述德,崇圣、嘉贤、表忠、旌孝,稚子石阙(汉王稚子双石阙),鲜于门里(唐《鲜于氏里门碑》),以逮郡邑长吏之德政碑是也。

一曰铭功,东巡刻石,登岱勒崇,述圣、纪功、中兴、叡德,以逮边庭诸将之纪功碑是也。

一曰纪事,灵台经始 (《诗·大雅·灵台》),斯干落成(《诗·小雅·斯干》),自庙学营缮,以逮二氏(佛、道)之宫是也。

一曰纂言,官私文书,古今格论,自朝廷涣号,以逮词人之作是也。

汉承秦制,刻石也如此。《史记》所载秦始皇六处东巡刻石、唐代出土的秦石鼓等皆是秦人风尚。但是现存西汉刻石只有五六块遗存,且多为题记而非文章,如欧阳修所言:“至后汉以后,始有碑文。”(《集古录跋尾·宋文帝神道碑跋》),而大部分汉碑都是东汉后期的。朱剑心先生《金石学》中指出:“冢墓之碑,始于后汉;其时门生故吏,为其府主,刻石颂德,遍于郡邑,风气极盛。”据其统计,史书和诸家金石著录标记有年代的东汉碑就有一百六十多块,而桓帝建和至献帝建安时期多达一百四十多块,“观此可知后汉之初,立碑之风犹未盛行;至桓、灵以后始极其盛也。”尽管现存原石或原石拓本不及其半,但桓、灵之后的碑刻仍在七成左右(据高文先生《汉碑集释》)。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众所周知,桓帝、灵帝时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政,与士大夫们矛盾激化,走向衰亡。桓帝延熹九年(166)和灵帝建宁二年(169)宦官集团针对清流士大夫发动过两次党锢,将指控为党人的士大夫及其门生、故吏、父兄、子弟免官禁锢在家,或搜捕入狱。王夫之《读通鉴论》云:“党锢兴而汉社移。”其实这在汉末时期就已是共识,诸葛亮《出师表》云: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世道倾颓却流行“勒石颂德”(《石门颂》),这些立在冢墓或庙堂的“语言景观”大多是在宣示“郡邑长吏之德政”及其门生故吏的集团意识。后世文人也喜欢从汉碑中集出些歌功颂德的吉祥联语。梁章钜《楹联丛话》曰:“汉碑句皆质重,蔚然古香。”比如:“佐时理物,天与厥福(夏承、韩勅);含和履仁,帝赖其勋(夏承、孔宙)。”“学为儒宗,行为士表(鲁峻);冠乎群彥,简乎圣心(郑固)。”

所以,这些述德行为并非粉饰太平,而是一种政治抗争。我们只要看一下这些碑的背面(碑阴)就会明白,上面刻着郡邑长吏的门生与故吏的姓名,有的还写明他们为立碑捐出的钱数。比如桓帝延熹七年(164)《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是泰山都尉孔宙的碑铭,碑阴刻了门生四十二人、门童一人、故吏八人、故民一人、弟子十人的姓名和邑里。顾炎武《日知录》中的“掾(yuàn)属”条指出,考之汉碑,可知汉代地方除守相由朝廷任命,曹掾之下的属官“无非本郡之人,故能知一方之人情,而为之兴利除害” ;“门生”条指出,“汉人以受学者为‘弟子’,其依附名势者为‘门生’。”他们和长吏府主一起构成地方政治势力,其中也分清流与浊流。

孔宙是“孔子十九世之孙”,泰山都尉是郡中“典兵禁,捕盗贼”的官,只在有兵事时设置,事毕便撤(《汉官仪》)。桓帝永兴、永寿、延熹年间,泰山、琅玡两郡发生民乱,杀长吏,于是在两郡设置都尉,延熹八年(165)罢。碑中说孔宙为元城令时,“东岳黔首,猾夏不□,□□祠兵,遗衅未宁,乃擢君典戎”。他“以文修之,旬月之间,莫不解甲服罪,□□□槈。田畯喜于荒圃,商旅交于险路,会《鹿鸣》于乐崩,复长幼于酬酢”,恢复了地方的生产和文教。年六十一病故,虽遗命俭葬,但他的故吏门生们“共陟名山,采嘉石,勒铭示后,俾有彝式。”他们在碑阴刻上自己的姓名,这块述德之碑,无疑在宣示他们的声望。

灵帝建宁四年(171)《汉故博陵太守孔府君碑》(《孔彪碑》)是孔彪的墓碑,也说他是“孔子十九世之孙”,与孔宙为兄弟辈。碑中歌颂他做太守时发生饥馑民乱,而他宽博施政,使“路不拾遗,斯民以安”。碑阴列了故吏十三人。其中第一位便是“故吏司徒掾博陵安平崔烈字威考”。他是东汉大学者、文学家崔瑗的侄子,官至太尉。《后汉书·崔骃列传》云:“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沈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可是崔烈丧失了士大夫的名节。灵帝时标价卖官,做个公卿要花上千万钱,于是崔烈便贿赂灵帝保姆程夫人五百万钱买司徒做,灵帝授官时,当着朝臣们说后悔没有收他千万钱。程夫人辩白说:“崔公是天下名士,岂能买官。他靠我推荐做了公卿,岂不是美事一桩?”于是他也名声大衰。他问儿子崔钧外面有何议论。崔钧对父亲说:“人们都嫌你有铜臭!”

孔宙的儿子中,最有名的是孔融(文举),建安七子之一。现存《孔谦碑》《孔褒碑》也是孔宙儿子们的墓碑。孔谦是孔宙早亡的儿子,碑立于桓帝永兴二年(154),文字简短,只说孔谦有清少孝友之行,弱冠而仕,历任郡诸曹史,年三十四而卒。《孔褒碑》文字漶漫,多不可辨,但其中说孔褒字文礼,是孔宙的长子。举孝廉,为州从事。碑文中表彰他援救党人张俭的事迹,亦见诸《后汉书·孔融传》:山阳郡东部督邮张俭(字元节)被宦官中常侍侯览诬为党人,遭到通缉。他逃奔朋友孔褒,可是出来迎接他的是十六岁的孔融。张俭觉得他太小,便不告诉他原委。孔融见他面有窘色,便称可代家兄作主,收留了张俭。后来事情泄露,张俭只能继续逃亡,孔褒、孔融兄弟被捕下狱。兄弟两争相领罪,狱吏无法决断,便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这样的罪责应该由家长承担,“一门争死,郡县疑不能决”,只得上奏朝廷。诏书下令收系孔褒,而孔融“由是显名”。

光和七年(184),太平道教徒发动黄巾起义,灵帝才下诏大赦党人。《孔褒碑》也应当立于此后。孔宙父子其实也属于党人的成员。张俭是灵帝朝党禁的首犯,而司隶校尉李膺是桓帝朝党禁的首犯,《世说新语·言语》记载孔融十岁随父亲造访李膺时,自称是李膺的亲戚。李膺问他是何亲戚,他说孔子与老子互为师友,所以我与你是世交。《后汉书·党锢列传》说,党锢期间,名士们愈加相互标榜,人们便给他们编排称号,有所谓“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等,“八及”之中,就有张俭、孔昱等人。孔昱字世元,也是孔融的兄长。赵翼《廿二史劄记》“党禁之起”曰:“朝政乱则清流之祸愈烈,党人之立名,及举世之慕其名,皆国家之激成之也。”

上述孔氏四碑现皆收藏于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和其他许多同类的汉碑一道,成为昭示历史的语言景观。汉碑可以考史证文,已成为学界共识,而其书写与立碑行为中包含的心志或许更具历史价值。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