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庙街道大庙村,有两张响当当的名片,一个是皇冠梨,另一个是村党委书记朱从学。从一个负债村落,到如今经济强村,大庙村每一步变化,都凝聚了朱从学的心血。33年来,朱从学深耕农村基层治理,不仅带领村民们致富,更是干起民心工程让大伙儿幸福感满满,是他的无悔坚守,换来了如今大庙村的风光无限。近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朱从学江苏“最美基层干部”荣誉称号。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晓培
1990年,23岁的朱从学来到大庙村时,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而且村集体欠债300多万元,是名副其实的穷村。面对村子现状,朱从学只有一个想法:尽快还清外债。
朱从学每天雷打不动地5点起床开始工作,要求村组工作人员每天早上8点到岗。“因为农民的习惯是起得早,你必须比他还早。早起在村里转一圈,发现问题,等村干部们到岗就能协调解决。乡亲们起来看到你在工作了,他就会信任你、服你。”就这样,朱从学被乡亲们起了个外号,叫“鸡打鸣”书记,意思是鸡还没打鸣,他就先忙上了。
只有踏踏实实踏上乡间的路,才能真真正正找到前行的路。朱从学考察发现,周边村子种梨,一亩梨园的经济效益等于十亩田,“为什么人家能做,咱们不能做?”抱着这个想法,朱从学多次到山东、河北等地实地考察,最终,决定引进皇冠梨树苗。
村民们一直以种粮食作物为生,突然让他们去种植皇冠梨,质疑的声音多了起来,赔钱咋办?“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首先,买树苗的钱不要他们出,是当时28名党员干部一起凑的7万元;其次,劝他们种,不如我带头种。我自己先种了3亩,我们村组工作人员也带头种。”朱从学说。
从第一批的300亩,一直到现在的1500多亩,2023年亩产达到5000元,年产能达到750余万元。“看着车拉着我们的皇冠梨销到外地,我心里美,朱书记带的路,走对了!”村民李印全高兴地说。
在朱从学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第十个年头,村子欠下的债还清了,而且村集体收入从1995年每年不足1万元,到2005年达到近80万元,实现了增收。
2005年,大庙村划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从这往后的十年,朱从学带领大庙村党委班子开始通过竞标的方式盘活厂房、砖厂、面粉厂,同时盘活了村集体建设用地,投资建设大型钢架厂房进行出租,每年租金达百万元。到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0万元。曾经的帮扶村成了经济强村。
民生工程,让村民幸福感满满
村里有钱了,朱从学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干事儿了。
朱从学将工作重点放在民生工程上,总共投资3000余万元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切实做好老幼兜底工作,开辟养老助老场所,高标准建设幼儿园。换装后的乡村处处展露新颜值,绽放新气质。
大庙村幼儿园是2021年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投入使用的,是徐州市第一家村自筹资金建设的公办幼儿园,户口在大庙村的适龄幼儿三年学费全免,这在徐州是很少见的。
“此外我们村总共有‘十二惠’,比如全村在户人口每年医保垫付150元,60岁以上全部垫付;对全村考上一本、二本的大学生奖励3000元等。”可以说在大庙村,是真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村子不大,朱从学每天用脚步丈量,对这里的一土一木、一花一草都熟稔在心;责任不小,朱从学始终不忘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的使命,把强村富民、乡村振兴牢记在心。33年间,他扎根基层,不忘初心。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大庙村成功实现了华丽蝶变,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新的一年,继续多干实事,使我们村不断走向更强更好,使老百姓更加有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感。”朱从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