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新知/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4年1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最新发现:
1亿年前的蝉,可能不会叫“知了知了”
中生代森林中蝉的生态场景示意图(左)
缅甸克钦琥珀中蝉总科成虫、若虫和蝉蜕化石(右)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扫码看视频

说起蝉这种动物,很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起“知了知了”的蝉鸣。但随着科学家对远古蝉的深入研究,他们发现早期的蝉可能无法发出响亮的声音。2024年1月8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简称南京古生物所)科研人员与多国学者合作的研究成果。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是钟寅 储希豪

蝉鸣响亮,最大可达120分贝

声音信号是许多动物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现生蝉科类群能够发出昆虫中最响亮的声音,最大可达120分贝。如今,蝉总科包括两个科:全球广布的蝉科和仅存于澳大利亚的螽(zhōng)蝉科。通常,雄性鸣蝉利用发达的鼓膜肌牵引鼓膜致使其来回弯曲产生声音,腹部作为共振腔进一步放大这些声音。与之不同,螽蝉虽有鼓膜和鼓膜肌,但不发达,并缺乏共振腔,它们不发出鸣叫声,而是通过传输振动信号进行交流。两种截然不同的信号传递机制,引发了科学家对蝉类发声结构及其行为演化的推测。

仅靠现生物种难以准确判断蝉的演化历程,化石证据具有重要意义。蝉总科最早的化石发现于三叠纪地层。中生代(约2.3亿年前到0.65亿年前,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蝉总科化石较为丰富,但多是保存在岩石中的翅膀标本,这使得目前对蝉总科的早期演化历史,特别是古生态习性还知之甚少。

11枚约1亿年前的缅甸白垩纪中期克钦琥珀,以及新技术应用成了解谜的“钥匙”。南京古生物所姜慧博士在研究员王博、张海春的指导下,利用光学显微镜、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Micro-CT)、系统发育和形态空间等分析方法总结和分析了中生代蝉总科的化石记录,并重新检视了保存有完整身体结构的化石和现生螽蝉科和蝉科的解剖学结构。研究发现,中生代蝉总科昆虫化石包含了蝉总科、螽蝉科和蝉科的干群。先前归入螽蝉科的一些中生代化石,在系统发育关系上可能更接近现代蝉科。推测现代蝉科和螽蝉科的两个谱系至少在中侏罗世就已经出现了分化。

研究结果初步阐明,蝉总科化石系统发育关系以及形态和生态习性的早期演化历史,并重建了化石和现生蝉总科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通过对这些过渡特征结构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可以更精确地理解形态特征的演变,并有助于阐明昆虫宏演化的模式。

1亿年前,蝉并不“聒噪”

研究首次在蝉总科化石中发现了鼓膜结构,这是在化石记录中的首次报道。研究发现鼓膜结构存在于所有蝉总科干群中,且雌性和雄性均保存有鼓膜结构,因此鼓膜结构代表了蝉总科的一个祖征。化石研究表明,白垩纪中期的蝉可能没有复杂的发声和听觉器官,它们无法发出响亮的声音,更可能像现代螽蝉一样通过基质传递振动信号进行交流。

研究还报道了白垩纪中期蝉总科末龄幼虫和蝉蜕化石,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蝉总科末龄幼虫化石记录。它们具有与现代蝉幼虫相似的前足,呈镰刀状胫节与扩张膨大的股节相契合形成抓握结构。这些特征表明,它们具有强大的土壤挖掘和运输能力,可能演化出了与现代蝉幼虫类似的地下生活习性。化石幼虫具有明显增大、膨胀的前唇基和后唇基,且两侧肌肉痕迹明显,以及长刺吸式口器。这与蝉总科现生类群的唇基和口器形态相似,表明它们极可能已经演化出强大的食窦肌,能够克服负压和刺穿植物木质部导管以吸取木质部汁液为食。

研究揭示了中生代中期蝉幼虫化石与成虫化石不同的生态位和生存策略。考虑到新发现的化石材料及早期化石记录,中生代中期蝉总科个体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已经表现出鲜明的生态位分化,地下地上之间的生物量的转变,以及类似于现代蝉总科生命周期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该研究成果于2024年1月8日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的资助。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