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龙口哨是大家小时候都玩过的小玩具,扬州初一学生刘天澄却“玩出了花”,通过吹龙口哨的灵感发明了一款“落水应急救援气压伸缩棒”。100厘米不到的伸缩棒在充气后可以达到10米的救援距离,成为河岸救援的“利器”。近日,刘天澄的发明还获得了扬州市第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通讯员 冠霖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顾潇
“发明都是来源于生活实践,有需求,才会有创造。”刘天澄是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初中双语七(5)班的学生,虽然才读初一,但刘天澄对科创发明却已经有了自己成熟的观点。他告诉记者,从小父母为自己订阅了很多科学杂志,并且引导自己日常思考的习惯。到现在,他手边常备着一个小本子,便于自己记录下生活中的创意。
“落水后得不到及时、高效的救援,是溺亡的主要原因。专业应急管理人员拥有专业救生工具,但在落水救援分秒必争的情况下,等他们接到报警抵达,已经过了救援的黄金时间,往往悲剧已经不可逆转地发生了。”刘天澄告诉记者,这次获奖的发明,便来源于自己的生活观察。
2023年暑假,利用外出旅游的机会,刘天澄对扬州、无锡、苏州、杭州、上海等几个城市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国内的河岸应急救生设施,只布置在少数重点易险的河道边以及景观游览区的水边。救生设施通常为抛掷式实心泡沫救生圈,抛掷式救生圈对近岸救援非常有效,但也有缺点,对中远距离的救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救生杆,大部分为竹制,或者为不锈钢制品,但也面临重量大、施救距离近、竹制不坚固容易断裂、无法自发报警扩散救援消息、不易便携、河岸大量布置不美观等问题。
有没有一种河岸救生装置,轻便易携、使用简单明了、指向准确、中远距离救生效率更高、具有照明功能便于夜晚施救、能及时扩散救生警报信息、大量布置也不影响河岸整齐美观?刘天澄开始了自己的思索。最终,他想到了童年玩具——吹龙口哨。
“像吹龙口哨一样,通过对折叠的轻便密闭管道施加高强度气压,使管道在压力作用下迅速展开、伸长,形成坚挺的气柱体。”刘天澄介绍,伸缩杆再加上气柱体,最终实现了轻量化与10米以上中长距的效果,而收缩后长度不足100厘米,方便携带。
通过多次的动手实验,在指导老师陈劲枫的帮助下,气囊充气后延长实验取得成功。经实验论证,手动泄压后,16克干冰气瓶能迅速将5米长的折叠塑料管道充满气压并拉直。整个救生杆装置,成本控制在120元左右,装置使用后仅需更换气瓶即可继续长期使用。
“作为可靠的落水救生工具,这个救生杆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场景,具备良好的社会意义。”刘天澄介绍。在刚刚公布的扬州市第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结果中,刘天澄发明的“落水应急救援气压伸缩棒”获得了市长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