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年前的“架子鼓”、花纹繁复的彩绘石磐、记录历史的《盖庐》竹简……如果说一件物品Made in楚,你能想到什么?是楚人的浪漫主义情怀,还是喜好乐舞的楚文化?
12月29日,南京博物院将推出跨年特展“归流——‘江淮地区楚文化的东渐’”,满足你对“楚”的所有想象。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归流”大展将在南博艺术馆内展出,展期3个月。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裴诗语/文 钱念秋/摄
9家文博单位300多件(套)文物,展现文化交融
下里巴人、高山流水、亡羊补牢、狐假虎威、惊弓之鸟、退避三舍……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成语。原来,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都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文化有关。
策展人、南京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高杰介绍,本次展览撷集了来自南京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徐州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淮安市博物馆、安徽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随州博物馆9家文博考古机构的300余件(套)珍贵文物,再现了楚文化交汇归流于宏大深厚的汉文明的伟大历程。
万古奔流的长江,孕育了惊艳绝伦的荆楚文化。展览为什么以“归流”为名?高杰说:“楚文化发源于江汉流域,然后一直向东,到了江淮地区,包括江苏的吴越地区,最后汇入汉文化的长远、宏阔的大江大河里,这是一个归流的过程。”
楚人东渐的历史进程,是中华大地上一次伟大的民族交融与文化碰撞。江淮的古老文明、太湖的吴越风情与楚地的江汉韵律交相辉映,汇成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将区域性的文化差异与特质融为一体。
束腰平底,楚式升鼎长相独特
升鼎、“太后”匜(yí)鼎、兽首铜鼎……展览以“问鼎”作为开篇,一共展出11件造型各异的青铜鼎。高杰介绍,之所以用“问鼎”来开篇,有两个含意,“一来春秋时期就有问鼎的典故,二来问鼎代表的内涵是楚挑战过去的秩序,象征新势力的崛起,而楚是其中的代表。”
来自安徽博物院的“太后”匜鼎,1933年在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和一般的鼎相比,这件鼎既像匜又像鼎。其中,上半部呈匜的形状,口沿的外侧刻着“铸客为太勾(后)脰官为之”。高杰介绍说,铸客是楚国掌管冶铸的官名,也可能是从别国来的铸造工匠。太后是指楚考烈王后,脰官可能是主管太后膳食的机构。他说:“这件鼎来自楚幽王墓,再现了楚国的工艺水平。”
和“太后”匜鼎的大制作相比,淮安市博物馆的兽首铜鼎造型生动活泼。兽首铜鼎出土于1978年发掘的淮阴高庄战国墓,是淮安市博物馆珍藏的国宝级文物。特别吸引人的是,鼎的口沿凸起一块,上面盘着俩神兽,双耳高耸,双目圆睁,就连嘴唇胡须,也刻画细微,生动逼真。
展厅中,还展出了多件升鼎,和公众常见的圆腹铜鼎不同,楚式升鼎束腰平底。高杰说:“这是一次艺术上的重大的革故鼎新。”他说,楚式升鼎束腰收腹,这是对鼎这一产生于原始社会的三足炊煮器,历经夏、商、周三代沿袭数千年之久的传统器形的一项最大胆的突破。这一造型样式上的翻新,主要是出于视觉效果上的考虑,反映了楚人对灵巧、生动的喜好。其次,平底也是一种创新。
荆楚鼓乐声犹振,2200年前的“架子鼓”长啥样?
两只凤鸟伸着长长的脖子,微微张开嘴,引吭高歌;稳稳托住凤鸟的,是两只尾巴高高翘起、目视前方卧立的憨憨老虎……这件轴对称的器物,是湖北省博物馆藏的彩绘虎座鸟架鼓,距今已有2200年左右。
稳重的虎座与飞扬的凤架,鼓身通体髹(xiū)黑漆,饰有红、黄、银白多色彩绘,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这件器物的功能是什么?高杰介绍,虎座鸟架鼓目前仅见于湖北、湖南、河南等楚地贵族墓葬,是楚地特有的一种乐器,配合编钟编磬等打击乐器一起使用。
虎座鸟架鼓是楚文化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件代表性的器物,非常有“楚韵”。高杰表示,不久前,这件国宝还在湖北省博物馆文保中心进行修复,“这次是修复完成后的第一次公开亮相,非常不容易”。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在它的旁边,还有一只伏地而坐的小鹿。原来,它也是一只鼓,是配合大鼓一起使用的。
提到代表楚韵的乐器,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曾侯乙编钟。高杰介绍,曾国和楚国在地理位置上很靠近,后曾国被楚国吞并。这次展览,展出了一件随州市博物馆藏的铜镈(bó)钟。它出土于曾国贵族墓地,当时一共出土了四件形制相同、大小相次、铭文相同的镈钟。
吴王阖闾和伍子胥说了什么?这份竹简清晰记录
“何谓天之时”“凡军之举,何处何去”……这些问题,都一一记录在这份来自荆州博物馆的《盖庐》竹简上。字迹清晰,书写工整。
古时人们写字,以刀断去细密竖直的竹子,再将其削刮成片,最后用火炙烤过后,便可提起墨来,在竹片上留下所想所思。
这份竹简,每章以盖庐的提问为开头,申胥的回答为主体。“盖庐”就是吴王阖闾,“申胥”即是他的辅助伍子胥。通过他们君臣二人的对话,论述了治民、攻城、略地、管理的思想。
“每一次简牍的出土,都代表着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高杰介绍,1983年12月,在江陵砖瓦厂(今属荆州区)发掘的张家山247号西汉墓中,出土了《盖庐》竹简,引起轰动。
楚文化得以延续至今,这些小小的竹简功不可没,这些简牍为什么能历经2000多年不腐?高杰说:“荆州地区的埋葬环境容易保存这种饱水的简,加之他们有非常高超的简牍修复技术,修复了大量的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