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正在向我们招手。
岁末年初,很多人会选择用一束鲜花来迎接新年。
无论是传统的梅花、银柳、水仙,还是新品年宵花玫瑰、小雏菊、百合花……花花的世界,总能让人喜笑颜开。
别说,爱花可是从古至今延续的爱好。春节虽然不是花的主场,但古时也有用花来装点节日氛围的习惯。“插花大师”沈复、种花高手范成大、南京潘西最爱的绒花……好看的、好用的花花,让新年格外美丽。
现代快报+记者 张文颖 宋经纬
插一瓶鲜花,寄托美好祝愿
过节买束花,插进好看的瓶子,点缀家中的节日气氛,并非今人专属。
中国古代的文人不仅节日插花,还在年画中描绘出来。
“岁朝图”被誉为中国文人的年画,每到新春佳节前后,画家们就会描绘各种吉祥的景物,寄托美好祝愿。
比如宋代董祥的《岁朝图》,左边的纹样花盆上栽有两株灵芝,右边的大花瓶里则插着松枝、梅花和茶花,还有桌案上散落的百合等,这些物品每一样都有吉祥的寓意。
这些鲜花是谁插的?其实,不少文人墨客都是“插花大师”。比如清代文学家沈复,就有一套“插花秘籍”。
《江苏文库·研究编》之《江苏历代名人词典》记载,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是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他一生未入科场,而是工诗画、散文,著有自传体作品《浮生六记》,共6篇,既写了夫妻间琴瑟相和、缱绻情深,也谈了文人的闲情雅趣,还记录了人生坎坷,世间百态,描绘了各地的山水名胜、奇闻趣观。
书中第二卷《闲情记趣》,沈复用了超长篇幅,写下他的插花心得。
如何选花瓶?他说,瓶口要大。因为大瓶口可以让花朵舒展开,造型也更不拘。
花枝该怎么处理?他说,攀折的总是不合心意,还得自己修剪。必须把花枝拿在手里,“横斜以观势,反侧以取其态”。看好之后,剪去杂枝,以疏瘦古怪为佳。
怎么插花好看?他说:“起把宜紧”“瓶口宜清”。
不论是插五朵、七朵,还是三四十朵,必须要有一丛傲然突起,造型以不散漫、不拥挤、不靠近瓶口为妙。如果用针固定,也要把痕迹藏起来,营造花参差错落,叶不杂乱、梗不僵直的效果。
插好的花瓶如何摆放?他说,讲究一个“得画意”。需要根据桌面大小、几案高低来定。桌上最多放七瓶,再多就和集市上胡乱堆放的花一样,缺了清雅宜人的格调。几案从三四寸到二尺五六寸,必须参差高下互相照应,以气势联络为上。
剪花木、造盆景、点缀花石、制作小昆虫标本……沈复都得心应手,他的案头瓶花不绝,被妻子陈芸评价为“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
每逢佳节,想必咱们的沈复兄都会秀一下插花本领,为朋友插上一瓶,讨个好兆头。
种花达人范成大
光插花还不够,“种花家”们也有养花种树的爱好。
冬日最应季的花,必须是梅花。梅花在中国文人的花花排行榜上,绝对稳居前三。而在同样来自今天苏州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看来,梅乃是“天下尤物”。照他的说法,“学圃之士,必先种梅,且不厌多,他花之有无多少,皆不系重轻”。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文人家里养花,必须先要种梅花,越多越好,至于其他的花,那都是可有可无,多点少点无所谓的。
范成大并不是说大话。一生爱梅,种梅、赏梅、咏梅的他,赋闲在苏州石湖时,栽了大片的梅林,并写成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梅花科学专著——《梅谱》。想看《梅谱》?《江苏文库·精华编》之《范成大笔记六种》中就有收录。江梅、早梅、宫城梅、古梅、重叶梅、绿萼梅等十多个品种的梅花,他一一记下了性状,还有当时人们的用法,甚至写了繁殖栽培的方法。
虽说其他花可有可无,不过范成大也爱着菊花。不然,他怎么写出一本《菊谱》,说“名胜之士,未有不爱菊者?”在这本书里,范成大记录下自家种植的菊花品种,还对别人家的菊花念念不忘,特别在自序中写道:“东阳人家菊图多至七十种,淳熙丙午范村所植,止得三十六种,悉为谱之,明年将益访求他品为后谱云。”
菊花的最佳赏花期在秋季,可它却也是冬天“岁朝图”中的常客。这也从侧面说明,冬天也是有菊花的,只不过需要花匠细心养护,只能见于钟鸣鼎食之家。
诗文中,还能找到白雪与菊花共存的场景。北宋刘敞的《五色菊》写了:“屡闻白雪题诗句,饱见黄花泛酒杯。岂是一枝能五色,相随次第雪中开。”明代区大相的《雪中见庭菊一株冒寒独秀负隐者之高标有烈士之素概聊为赋之云尔》,题目就很直白,雪天菊花绽放,让他喜不自胜,评价这枝菊花是“为言兼傲雪,何止独凌霜”。
头戴簪花,美美过新年
花不仅要好看,还要好用。南京云锦闻名天下,而在云锦织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边角料。南京的绒花艺人们把这些料子收回来,用一双巧手把它们变成朵朵绒花,焕发第二春。
绒花谐音“荣华”,不仅好看,寓意还吉祥。戴上美美的绒花,才是南京最美的“潘西”。
《江苏文库·研究编》之《江苏手工艺史》中说,清代,南京三山街至长乐路一带,绒花作坊店铺林立,人称“花市大街”。
绒花的题材,不仅包含了鸟兽鱼虫,还会随着节令变化,推出季节限定款。春节,最流行的是“连(莲)年有余(鱼)”“金玉(鱼)满堂(塘)”。
在当时的南京街头,还有不少走街串巷的绒花手艺人。绒花担子的吆喝声,是当时古都南京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叫花不是花,叫草不是草,叫纸不是纸。”扬州有一种常年不败的花,让爱花的人爱不释手,它就是通草花。
通草花是以中药材通草作为原料,经过艺人双手“捏、捻、搓、攥”而制成的超级仿真花卉作品,据《扬州画舫录》记载,清乾隆时辕门桥象生肆中均有制作。
1953年,通草花艺人钱宏才首创了通草菊花盆景,开拓了通草花生产新领域。牡丹、杜鹃、梅花、腊梅、月季、凌霄、天竹、兰花、山茶、绣球、迎春、枫树……通草花的品种越来越多。春夏秋冬,通草花都陪伴着人们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