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发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3年1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国家文物局通报4项考古新进展
5000年前,良渚水利开发超乎你想象
  羊后山坝与石岭头、龙头坝体及控塘-里湖等疑似坝体关系
  石岭头坝体堆筑土分垄现象
  北村M106出土玉器
  寺墩遗址发掘区航拍
  玉璜
  崧泽文化J1出土器物

  11月2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江苏常州寺墩遗址、湖北沙洋城河遗址、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4项考古最新进展。

  5000年前,长江下游地区,水利系统极为复杂,水利开发超乎你的想象。

  5000年前,长三角地区的良渚文化和山东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虽然远隔千里,但仍有密切交流。

  5000多年前,长三角地区同属一个文化圈……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裴诗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南京博物院供图)

  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

  初步廓清良渚遗址群经历了利用山前地貌建设散点式聚落,到规划建造水利系统、莫角山和反山,再到构筑带有城墙、外郭的良渚古城等三个发展阶段,反映了良渚人群聚落管理和城市营建理念的演进过程,显示出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寺墩遗址

  这是一处崧泽—良渚文化时期的中心聚落遗址,遗址自崧泽文化向良渚文化时期的文化形态、聚落布局的变迁,生动反映了太湖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为讨论长江下游区域文明发展模式提供了新视角。

  城河遗址

  反映了屈家岭文化人群通过建造一系列水利设施,调控古城用水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展现出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先民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王家塝墓地多种形制的墓葬,反映了屈家岭文化社群结构的复杂性和社会分化现象。

  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

  完善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揭示了史前人群深耕大陆、开发利用海洋的文化特征、生计模式、社会结构的演化历程,为探索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提供了重要线索,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的重要实证。

  良渚古城

  早期利用山前地貌建设聚落

  4年前,良渚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近年,考古学者们在良渚遗址核心区聚落考古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现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王宁远,介绍了良渚遗址早期聚落结构与外围水利系统研究的新突破。

  “凤凰山和南王庙遗址是良渚早期普通聚落。其中,凤凰山发掘1750平方米,清理良渚墓葬30座、灰坑47处。南王庙发掘1500平方米,发现良渚墓葬59座,以及房屋柱洞遗迹。”王宁远介绍,墓葬随葬品显示良渚早期女性地位较高,晚期男性等级较高。

  北村遗址分为北村北、北村南、李家港3块。从2019年到目前为止,累计发掘面积大约1.45万平方米,共清理出崧泽晚期至良渚早期房址45座、灰坑291座、灰沟30条、池塘1座、墓葬225座。

  考古专家们还发现,北村南可分为高、低两级台地,两级台地之间存在明显的陡坡,坡底分布有围沟,起到了将高台地的高等级居住区和墓葬与低台地的平民居住区和墓葬隔离的作用,显示出聚落内部明显的社会分化现象。

  良渚区域水利开发程度远超想象

  2020年以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过1940-1960年代的航片和卫片的遥感解译,并结合实地踏勘和钻探,在良渚遗址周边山口发现近20条水坝。经碳14测年,这些水坝均为5000年左右,与之前公布的11条坝年代一致,应该是统一设计的同一水利系统的一部分,与莫角山和反山的营建属于同一年代。

  王宁远说:“这些坝体的发现,显示良渚周边水利系统极为复杂,良渚区域的水利开发程度远超想象。”

  其中,石岭头坝东西向,坝体长约260米,勘探深度达10多米尚未及底。特殊之处在于其迎水面边坡采取块石垒砌而成。该边坡石砌部分从坝底开始向上最厚达5米左右,长度约8米,宽度约60米。位置正对山谷正中水流冲击最大位置,或可能就是应对瞬时洪水冲击而采取的特殊措施。羊后山水坝为南北向,长约130米。水流注入下部的龙头水库,已确认龙头水库现代新坝下叠压一良渚时期水坝。

  最近的遥感和GIS分析显示,基于大遮山南侧西中-窑山、劳家头-凤山两条南北长垄的构建,在塘山南侧形成两级库区,与良渚古城紧密连接。这些发现显示塘山并非一条单独的坝体,上游、下游都存在坝体和库区,直接影响到良渚古城。

  王宁远表示,这一系列的发现意义非凡。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新发现揭示出,良渚遗址群经历了:良渚早期到中期阶段,由利用山前地貌建设散点式聚落,到以人工规划水利系统和莫角山、反山等大型营建为标志的聚落营建模式的巨大转变,以及良渚晚期营建城墙、外郭,形成结构完备的良渚古城的动态过程。

  寺墩遗址

  5000多年前,江苏人的生活环境长这样

  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于成龙介绍了寺墩遗址。寺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是一处以新石器时代崧泽—良渚文化遗存为主体的中心聚落遗址,年代距今5500~4500年。

  寺墩遗址以一椭圆形土墩为中心,周围分布十余处小型台地,外围有双重水系环绕,总面积约为150万平方米。2019年以来,南京博物院持续开展寺墩遗址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

  目前,寺墩遗址崧泽文化遗存分布于墩北和墩东台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已发现墓葬区、干栏式建筑、水井等遗存。

  红、黄、黑三彩绘制,两组绞索状编织纹卷尾鸟形象……这只精美的陶壶出土于位于墩东台地的水井内。水井内一共出土了6件漆彩陶壶。

  到良渚文化时期,寺墩遗址已形成以圆形土墩、周围台地和双重水系环绕的聚落形态。土墩底部由青灰色“草包泥”堆筑而成,北坡发现一处砌石遗迹,可能做排水或护坡之用,墩顶发现多条红烧土基槽,表明曾有大型建筑;墩体北侧发现多处良渚文化建筑基址及灶、水井等生活遗迹。

  文明程度已相当可观,出土罕见玉璜

  考古专家们在寺墩遗址发掘崧泽文化时期墓葬共40座,分布于墩北台地北部与西部,北部墓葬等级较高,随葬器物多在30件左右。寺墩3号墓曾出土大量玉璧、玉琮,等级之高在良渚文化时期实属罕见,4号墓出土的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还是南京博物院的十八件镇馆之宝之一。

  相对于良渚时期,崧泽时期玉器器型较少,种类有限,常见玉珠、玉管、玉玦等,玉璜在当时已是较大型的玉器。

  不仅如此,这些墓葬还表现出明显的等级差异。例如88号墓,随葬品共有32件,随葬品包括鼎、豆、杯、壶等陶器,还有一件玉璜,是本次发掘的墓葬中随葬品最多的;而墩北台地西南方的8座墓葬,随葬品均在10件以下,墓主相对贫穷。这种分区埋葬,表明当时社会已出现明显的等级分化,这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前提之一。

  神秘纹饰表明,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有交集

  上面是太阳,中间是月亮,下面是山。这是山东大汶口文化典型的“日月山刻符”。在墩东台地南界的G17中,出土有“日月山”等刻符的大口缸残片,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与海岱地区存在密切文化联系的证据。

  大汶口文化以山东为中心,距今大约6500年到4500年之间。这种刻划符号在长江以南的寺墩遗址被发现,说明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虽远隔千里,但仍有密切交流。

  于成龙表示,寺墩遗址自崧泽文化向良渚文化时期的文化形态、聚落布局的变迁,生动反映了太湖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为讨论长江下游区域文明发展模式提供了新视角。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