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江苏文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3年1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追寻章太炎先生的苏州足迹
  东吴大学旧址
  今章园内的章太炎故居陈列
  章园内举办展览
  今章园内的国学大讲堂
  89岁的章园变身古吴轩书店(章太炎故居店)亮相

  最近,苏州城内锦帆路上,一间旧宅焕然一新。

  宅邸昔日的主人是近代民主革命家、国学大师章太炎。章太炎故居又叫章园。章太炎1934年迁居苏州,买下了章园。

  此次89岁的章园变身为古吴轩书店(章太炎故居店)焕新亮相,引来不小的关注。

  章太炎出生于1869年,名炳麟,别号太炎。早年提倡革命,曾主持《民报》,文笔锐利;此后抗拒帝制,奔走护法;晚年,支持青年学生抗日救国运动。

  章太炎门下弟子众多,有鲁迅、周作人、黄侃、汪东、朱希祖、钱玄同、沈兼士、马裕藻、吴承仕、朱季海等。

  鲁迅曾说,章太炎是他最敬重的三位老师之一,他如此总结老师的特立独行:“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章园”重启的同时,“一个人和一座城——章太炎与苏州”展览在章园内举办。

  苏州,在章太炎的革命与学术生涯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从1901年在东吴大学执教,到1934年定居苏州,至1936年在苏州离世,章太炎的一生与苏州结缘,诸多具有文化意义的地标伫立于此。

  文脉君带领大家追寻章太炎的苏州足迹,探寻一代宗师的苏州情缘。

  

  现代快报+记者

  王凡 高达 王子扬

  图片来源:

  情调苏州、古吴轩书店(章太炎故居店)

  地标一:东吴大学

  苏州大学,初冬的校园静谧安详。

  在今天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还看得见当年东吴大学留存下来的校舍。

  东吴大学的缘起,追溯到动荡的清末。彼时,中国不断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学习西方之长的呼声越来越强,加上在中国开办企事业的国家越来越多,急需各方面人才。于是苏州的博习书院、宫巷书院和上海中西书院,成了东吴大学的前身。1901年3月,学校正式开学。

  校长之一的孙乐文虽是外国人,但很重视中国学术,也就是这一年,经过章士钊外舅吴君遂的介绍,章太炎来到东吴大学担任语文教员。

  颇有缘分的是,章太炎到苏州教书前一年,他的第一部自选学术论集《訄书》就刊刻于苏州。

  这里还有一段趣闻。因章太炎名气太大,每天来拜访的人特别多,他不胜其烦,就在墙上贴了张字条:“来客谈话以十分钟为限。”

  地标二:螺丝浜

  在东吴大学教书时,章太炎住在学校旁一条名为螺丝浜的小巷。在这里,他结交了同掌国学、意气相投的莫逆之交——黄摩西。直至现在,坊间还流传着章太炎和黄摩西交往的趣闻。

  相传,当时的章太炎剪了辫子,披头发乱飞,穿着西装,拖着布鞋,每天夹着一把雨伞,造型怪异极了。而黄摩西更是放荡不羁,常常蓬头垢面,两人走在一起,堪称人群中的焦点。

  还有一个传说,端午节,章、黄二人在天赐庄一家小茶馆喝茶,要结账时发现都没带钱。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无奈之下,他们商议拿章太炎抵押,黄摩西回家取钱。结果,黄摩西急吼吼跑回家,发现住处放着几本新书。爱书如命的黄摩西自然不能放过,迫不及待地翻阅,且读到忘情,竟把取钱赎人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地标三:三元坊

  章太炎在东吴大学执教的时间不长。他上课喜欢讲“种族大义”,借学术宣传革命思想。有次考试,他出的题目是“李自成、胡林翼论”。这一行为惹恼了江苏巡抚恩寿,派员去东吴大学校长那里要求逮捕章太炎。幸亏,章太炎当时在杭州休假,得到消息后早一步东渡日本避难。但他依旧心系国内。

  在鲁迅写就的《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他称: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我的知道中国有太炎先生,并非因为他的经学和小学,是为了他驳斥康有为和作邹容的《革命军》序,竟被监禁于上海的西牢。那时留学日本的浙籍学生,正办杂志《浙江潮》,其中即载有先生狱中所作诗,却并不难懂。这使我感动,也至今并没有忘记……”

  十年之后的1911年,章太炎又一次来到苏州。1911年11月,江苏教育总会在上海召开联合会,准备与苏州所发起的联合会合并。章太炎辗转火车、马车,最后抵达了三元坊巡抚衙门,找苏州军政都督程德全合议此事。

  三元坊是苏州城区中南部的一处传统地名。这里本是乾隆年间为纪念钱棨“连中三元”而立的,民间因而惯称护龙街该路段为“三元坊”。而今,三元坊是人民路的一部分,也是传统的文教区。

  地标四:十全街

  章太炎在苏州有很多好朋友,如李根源、张一麐、金天翮等,友人们经常邀请章太炎到苏州讲学。

  有一段逸事。话说1926年,朋友们请章太炎到苏州做讲座,章太炎当时住在上海,他一口答应。不巧的是,当时苏州天气极热,又在闹瘟疫,始终难以成行。章太炎写了两封信给张一麐和李根源,说明不能成行的原因。其中一封信写道:“若天赞我行,必降澍雨……”

  张、李二人接到来函,还在《星报》刊出了,大家看了笑说:太炎,就是大热的意思啊,竟也怕热。打趣归打趣,到了演讲那天,没想到老天真的帮忙,大雨倾盆,暑气顿消,章太炎如约而至。

  章太炎真正开始“试住”苏州,是在1932年。他当时就住在十全街的曲石精舍——李根源家。十全街是苏州古城区东南部的一条街道,东起葑门安利桥堍、西至人民路三元坊口。这里原称“十泉街”,因旧有十口古井。今天的十全街,依旧是有名的旅游街区,颇具粉墙黛瓦、人家枕河的韵味。

  那段时间,章太炎常去公园路吴县图书馆和沧浪亭省图书馆等处讲学。他讲范仲淹的“名节厉俗”,讲顾炎武的“行己有耻”,对苏州青年多有勉励。范仲淹和顾炎武是章太炎心中的偶像,所以两位先贤生长的苏州是他心中的向往之所。

  地标五:侍其巷

  苏州小住的生活是愉快的,也是在这时候,太炎先生买下了侍其巷的“双树草堂”,准备久居苏州。

  侍其巷位于司前街南端西侧,东起东大街与司前街相连处,与书院巷相直,西出吉庆街。这里历史底蕴深厚,“侍其”二字出自宋代名士侍其沔。

  当初范成大《吴郡志》卷六坊市“乐桥西南”栏中列灵芝坊,并注“侍其巷”,可见彼时已有这个名字了。

  1934年,章太炎迁居到这里。不过很快他就遇到一个问题:双树草堂地近机织厂,喧耳不宁,又无后门,不便避火情。

  此时的章太炎已经65岁,他考虑搬家。

  地标六:锦帆路

  章太炎相中了锦帆路,买下两幢西式洋楼,作讲习会学舍。

  中间还发生一段波折。当时吴县要拓修民治路,章宅阻挡了修路,被勒令停工,甚至要求拆除。好在有张继、张知本、叶楚伧等人为之奔走陈说,当时江苏省政府主席陈果夫“作人情”,才让马路不再笔直而弯过章宅。

  在苏州,章太炎创办了“章氏国学讲习会”。章氏国学讲习会的发起人基本是章门弟子,如朱希祖、钱玄同、黄侃、汪东等人,讲师也多为太炎门生,如诸祖耿、王謇、王乘六、潘重规、沈延国等人,赞助人更是一时名流,如段祺瑞、吴佩孚、马相伯、冯玉祥、黄炎培等人。

  学员年龄长者有古稀老人,幼者有十多岁的孩子。一时间,苏州城成了年轻人向往与追求学术的圣地。

  章太炎一生为国学殚精竭虑,创办国学讲习会,以“研究固有文化,造就国学人才”为宗旨,是为了“以国粹激励种性”,传承、弘扬“文化血统”,讲习会开设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等课程。

  太炎先生讲学之外还编了讲习会会刊《制言》,《制言》杂志在他去世后还在印行,共刊出63期。

  1936年6月,章太炎在给学生讲完《尚书》后加开新课《说文部首》。开讲不久,他因鼻衄病急发,饮食难以下咽。妻子汤国梨劝他不妨暂停课程,他却不管不顾坚持上课,慨然放言:“饭可不食,书仍要讲”。去世前的三天,章太炎仍在上课。

  最终,因为鼻衄病和胆囊炎发作,章太炎将生命定格在了苏州城。生命最后一段日子,章太炎立下遗嘱:“设有异族入主中夏,世世孙孙毋食其官俸。”

  后来,章太炎的妻子汤国梨一直住在章园,直到97岁高龄病逝。生前,她将这处房产捐赠给了国家。

  而今,章太炎先生当年在苏州的藏书、著述、会客和生活起居之所,经修缮而重获新生——古吴轩书店(章太炎故居店)融书店、茶室、咖啡店、国学讲堂、人文沙龙等丰富的业态于一体。

  太炎先生当年讲学的风尚,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他对苏州的深情,都留驻于此。在这里,读者可以穿越时光与太炎先生对话。

  章园新启的当天,“太炎传薪——章炳麟与苏州展”也在苏州博物馆本馆展出。

  

  跟随章太炎先生的足迹

  漫步苏州城吧

  风里有书卷气

  心下有余香

  参考资料:陈国安《一个人和一座城——章太炎与苏州》

  感谢古吴轩书店(章太炎故居店)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