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上千年历史的哈尼族树皮衣、记载迁徙路线的苗族服饰、寄予美好愿望的白族贴布虎头帽……11月15日,“云享霓裳——云南民族纺染织绣展”在江宁织造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由南京市博物总馆江宁织造博物馆与云南民族博物馆共同主办,共展出116件(套)源自云南26个民族、不同材质、不同工艺、不同款式的精美文物展品和上百幅珍贵的图片资料。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3月10日。
见习记者 施盛夏 现代快报+记者 裴诗语 文/摄
云南江苏强强联合,推进长江流域文化交流
展厅内,各式精美独特的云南民族服饰令人眼花缭乱,彝族擀毡与火草纺织、苗族麻纺与蜡染、藏族毛纺等民间传承技艺让人叹为观止。云南众多的民族、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变的立体气候,造就了云南丰富的服饰质料。纷繁的服装款式、精湛的服饰工艺、多彩的服饰风俗,凝结着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优秀成果,并不断装点、丰富着各民族人民的生活。
浩荡长江,流淌千古文明。云南民族博物馆副馆长杨松海表示,云南与江苏共饮一江水,此次办展,意在以云南民族服饰为例,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服饰文化,推进江苏、云南两地的文化交流,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树皮也能制衣,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展馆内展出了一件哈尼族的树皮衣,据说树皮衣的出现已有上千年。在人类社会早期,纺织技术尚未发达之前,服饰取材都来自于自然,包括草叶、麻、棉、动物皮毛在内的制作材料,是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智慧的结晶,而树皮在人类早期服饰材质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但树皮衣的取材并非普通的树木,而是一种带有剧毒的箭毒木树。“剥树皮的时候,箭毒木会流出白色的树汁,树汁有剧毒,如果身上有伤口,沾上汁液就会毒发身亡,因此此树也被称为‘见血封喉’树。”云南民族博物馆研究馆员邱文发介绍。箭毒木树皮纤维多、互相交错,具有一定的韧性,树皮在敲打过程中不易断裂,反复敲打后纤维会粘连在一起,变得柔顺松软。且处理后的树皮具有防虫的特点,十分耐用。
刺绣融入信仰,寄托生活的美好愿望
白族鱼形鞋、彝族绣花童帽、壮族背被芯绣片……展厅内每一件刺绣作品无不色彩艳丽,做工精美。云南各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刺绣文化和刺绣技艺,帽、腰带、服装、鞋履、挎包等,都成为精心绣饰的对象。“你们看这顶虎头帽,彝族崇尚老虎,所以让孩童戴上虎头帽,包含着孩子茁壮成长的美好愿望。”邱文发说。展厅内展出了不同花饰的童帽和鞋履,虎形鞋、鱼尾帽、六角帽……不仅刺绣工艺多样、图案繁复、色彩斑斓、组合精美,更是在刺绣中融入了当地民族的信仰,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同时也是云南民族妇女用劳动智慧描绘的一幅幅生动的艺术品。
扎染花纹丰富,成为民族融合的见证
除了精美的刺绣,扎染和蜡染工艺也常用于云南各民族服饰中,白族、苗族、布依族、彝族等民族常常使用。
画图案、缝扎、浸染、漂、晾、晒,经过一道道工序,一件层次丰富、纹理独特的扎染作品就完成了,而扎染时扎结的每种花,即使有成千上万朵,染色后却不会有相同的出现,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
此次展出的一件白族扎染布为蓝底白花图案,染色后的花纹变化自然,清新素雅。“扎染时,白族妇女往往将特有的民族符号和中华文化元素融合,因此扎染作品中经常会出现牡丹花、长城、长江等元素的身影。”杨松海表示,扎染技术自明清以来传入云南,成为白族地区至今仍普遍使用的印染技术。虽然如今在中原地区较为少见,但在云南依然广泛传播,这也印证了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悠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