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林散之(1898——1989年),乌江人,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别号散耳、左耳、半残老人、江上老人。赵朴初诗称林散之“散翁当代称三绝”。林散之诗、书、画“三绝”之中,又以书法成就最高,影响力最大。林散之草书师古法,而能出新意,碑帖相参,刚柔相济,随手生发而不逾矩,笔势变幻多姿而妙造自然。启功评价先生的书法“出入汉魏,放笔为草,纵横上下,无不如志”。日本书法名家青山衫雨到南京见到林散之书写后提笔写道“草圣遗法在此翁”。
林散之先生将自己一生学书过程概括为“四变”,即:“余学书初从范先生,一变;继从张先生,一变;后从黄先生及远游,一变;古稀之年,又一变矣。唯变者为形质,而不变者为真理。审事物,无不变者。变者生之机;不变者,死之途。”林散之古稀变法,守正创新,使得自清初王铎之后沉寂已久的草书艺术再现辉煌。
林散之六十岁后始致力草书,“以大王为宗,释怀素为体,王觉斯为友,董思白、祝希哲为宾。”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期,林散之的草书艺术至少经历了三次巨大的变革。
本次书法展,展出了林散之上世纪六十、七十、八十年代的五十余幅书法精品,能够较为完整展现出林散之书法艺术的面貌。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至七十年代中期为林散之草书风格的形成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中锋用笔,稀少用墨用水,草法中参入隶书笔意,转折处圆中见方,刚柔相济,如曲铁盘丝,动静相宜。本次展览中展出的《春日漫游一首》(1962年)、《杜工部秋兴一首》(1965年)、《杜少陵秋兴八首之一》(1966年)等作品,都代表了这一时期的面貌。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期,林散之书法蜚声海内外,其生活和创作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林散之迎来了创作的高峰期,所谓古稀变法即源自此时。这一时期的书法与前期有着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书写使用长锋羊毫,长枪大戟,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尽显草书恣肆风采。展出作品中的《刘宾客秋词一首》(1976年)、《鲁迅题画诗一首》、《李贺南园诗一首》、《春归,风静》书联等作品皆为这一时期佳构。
林散之早年随黄宾虹习得“五笔七墨”之法。“凡用笔有五种:曰锥画沙,曰印印泥,曰折钗股,曰屋漏痕,曰壁坼纹;用墨七种:曰积墨,曰宿墨,曰焦墨,曰破墨,曰浓墨,曰淡墨,曰渴墨。”
他将“五笔七墨”在书法创作中运用得炉火纯青,可谓人书俱老,开辟了笔法与墨法的新境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林散之草书逐渐褪去各种炫酷的草书笔法,大巧若拙,返璞归真,字与字之间甚至很少勾连,他将注意力都用在了笔墨上。作品展现出柔美与坚韧并存、凝练与放逸兼容的流动之美,节奏与韵律寓含在章法的构成中,使其作品具有“润含春雨,干裂秋风”的山林气象。
其92岁所作《高山流水》(1988年)可谓是神来之笔。此作林散之用洗尽的长锋羊毫书写,吸取适量水分,然后笔端饱蘸浓墨,一气呵成。此作用笔凝重,线条于迟涩中见圆润,水墨氤氲。其他作品如《塞下曲》(九十岁时作)、《书画同源》(九十一岁时作)、《题画》(九十一岁时作)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作品。
林散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大量临写各种汉碑字帖,他除了草书名扬四海外,晚年的隶书也是独具创建。他的隶书碑贴相结合,于古朴中带有书卷气。展出的《清平乐·会昌》是难得一见的隶书精品,枯湿浓淡,尽显风采。
今年是林散之先生诞辰125周年,我们在南京十竹斋画院举行本次书法展,一是纪念林散之先生在书法艺术上的光辉成就,二是期望以林散之先生追求艺术精进的精神,勉励吾辈砥砺前行。
文/南京十竹斋画院
本版林散之书法作品均来源于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