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大江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3年10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返回首页
共话“老龄化与老龄文明”
大咖云集,前沿观点高能碰撞

  10月14日至15日,由老龄文明智库、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共同发起举办的首届老龄文明国际会议在江苏宜兴窑湖小镇举行。两天里,来自海内外的300多位专家学者、业界精英会聚一堂,共话“老龄化与老龄文明”。2场主论坛和6场平行论坛上,适老化、老龄康养、老龄学习、智慧养老等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众多大咖带来最前沿的观点,为破解老龄化社会的文明难题贡献智慧和力量。

  

  现代快报+记者 徐苏宁 李娜

  在政策上最大限度实现老年人参与的综合福祉

  关键词

  长寿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认为,“老龄文明”带来了一种积极发展的新机遇。如何应对老龄化的到来?他认为,可以降低生育、养育、教育的“三育成本”,实行鼓励生育政策;养老金实行全国统筹;等等。

  长江学者,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省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老龄文明智库首席专家林闽钢关注到,过去是“人活七十古来稀”,现在是“人活九十不稀奇”。他认为,长寿社会背景下的第二代老年福祉战略需要覆盖老年人口的多样性并解决未来发展的动力问题。需要超越“健康”“参与”和“保障”三大架构和发展取向。在理念上,充分发挥出老年人的自主性,从被动需要到主动应对;在价值上,以老年人为中心,从以就业为中心的工具理性到以老年人本位主义为中心的转变;在政策上,最大限度实现老年人参与的综合福祉,从以社会政策供给为主向以开发老年人潜能为主的转变。

  推动老龄群体适应社会,社会适应老龄群体

  关键词

  适老化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速度明显加快,适老化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美国NCARB注册建筑师、U+DESIGNPARTNERS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肖鲁江看来,老年人身体感官变化是适老化环境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他认为,就地养老、城区养老、既有建筑适老化改造、混合社区、亲生物设计、重视护理人员满意度、注重饮食体验、注重技术整合运用等,都是新趋势下的养老理念,未来养老产业的核心策略是通用化设计,产品、环境及通讯无需进行改良或者特别设计,就能为所有人使用。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研究员,老龄社会30人论坛适老化专委会副主任李佳认为,面对社会转型,要推动社会各个层面相应做出调整,从住宅的适老化向环境的适老化,最终向社会的适老化转变,推动老龄群体适应社会,社会适应老龄群体。

  构建好医养结合体系,关注专业人才的发展

  关键词

  康养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中心主任、教授王红漫认为,在人人向老而生时代,积极地“与老共处”很重要,需要帮助老年人和未来的老年人实现积极主动的健康享老,构建好医养结合体系。医养结合并不只是狭隘的医,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治已病的医,还有一个是治未病的医。大医治未病,康养有作为。

  德中护理协会主席玛丽·露易丝穆勒表示,在全球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当下,对于高龄老人护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杨翠迎也注意到养医护人才缺口的问题。她认为要从改变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入手,包括提高从业者待遇、明确职业发展上升通道、强化职业化等,以吸引专业人才从业并激励其长期从业。

  加强基础建设打造智能校园,让老年人老有所学

  关键词

  学习

  老有所学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养老选择。“一座难求”的老年大学可以看出老年人对学习的需求。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国际老年大学协会第一副主席、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远程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马宪国认为,让老年人拥抱智能信息时代,用智能化赋能老年教育是老年大学新的使命。通过加强基础建设打造智能校园、用新的教学模式让老年人体验智慧生活等方式,不让老年人被排斥在“数字鸿沟”之外。

  由于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老年教育存在资源分配差异大、老年社会参与力不足等问题。江苏开放大学原校长、教授崔新有分享了江苏开放大学服务老年学习的实践探索,认为要透过精神、意志、心灵层面的教育服务帮助实现老年人健康积极生活,实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美好蓝图。

  利用人工智能等将“医”“养”“康”资源有效对接

  关键词

  智慧养老

  智能技术作为科技支撑赋能养老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智慧养老应运而生。从老人跌倒警报、老人异常离床状况监测到智能护理床、智能尿湿监测垫等智能生活照护,智能技术在养老护理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康复训练部主任李增勇分享了这些案例,他说,以物联网驱动,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将“医”“养”“康”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有效对接,催生智慧医养康深度融合新业态,助力养老服务与大健康产业协同发展,将是未来养老服务的发展趋势。

  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总监凌嘉勤关注到“双重老化”现象,即人口老龄化和建筑存量老龄化。在他看来,破题的关键就是用“智能安老”和“智能城市科技”的“双智能”方案来应对“双老化”的问题,“老龄化不是人类的新现象,但长寿是,我们的城市也必须为照顾未来的长者作好准备,我们要意识到建筑环境必须随时间流逝而改变,以配合人口变化的需求。”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