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3年9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返回首页
《攀登·攀登》
“一根筋”精神打造
“用不毁”的大国重器
  演出现场 现代快报+记者 李子璇 摄

  快报讯(记者 李子璇)9月24日,歌舞剧《攀登·攀登》登上了淮安人民大会堂。该剧是近年来江苏省首部工业题材歌舞剧,时长约2小时,参演人员达78人,以一位刚毕业的博士陈云帆为代表,向观众展现了徐工科研团队攻坚克难的开拓精神。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作为江苏工匠精神的代表企业,如今的徐工,工程机械制造领域在全球位居前列,研发制造出全国第一台国产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这也正是该歌舞剧创作的契机与中心。在中美贸易战之中,许多企业家为祖国挺身而出,填补了国内技术领域的空白。国内外企业明争暗斗,这些跌宕起伏的表象背后,体现了企业家不向利益妥协、一心为国的爱国之情。

  几代“徐工人”风雨坚守、以厂为家,用“一根筋”的精神,打造出“用不毁”大国重器。作品将人物成长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剧中既有对革命时期“华兴铁工厂”战火岁月的追忆,也有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自力更生生产“老五吨”的回望,还有对当代高科技新产品的展示和在海外建厂的国际化布局发展。

  前来看剧的王女士说:“这部歌舞剧与众不同,这趟来值了。”

  舞台上一个个鲜活有力的新时代“徐工人”形象,实际上正是以现实中众多“徐工人”的真实事迹素材为原型进行的创作。剧中一个个凝练“徐工人”品质的代表人物,呈现了鲜明的时代产业工人风貌、浓郁的徐州地域特色,也是中国制造业和中国工业的精神象征。

  科技感现代化的研究室、宽敞明亮的车间、众多钢架组成工业风……这并不是夸张的舞台效果,而是徐工集团的真实场景。在去徐工实地采风后,该剧的舞美设计刘海峰直言“颠覆了自己对一般工厂车间的想象”。该剧借助虚拟现实(AR、VR、XR)等新技术,用冰屏将现实的场景与舞台场景重叠,在最大程度上复原,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徐工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示科技的力量。

  赵艺宇饰演女主角王路。在剧中,王路曾亲历汶川地震,并被起重机成功救出,由此她坚定了制造国之重器的决心,成为一名设计师,将这种力量传递下去。主创团队不仅将“徐工人”的品格在舞台上诠释出来,更是将其内化为创作与成长的无限动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