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也有一千座南京城。学者、南京传媒学院教师文心与南京之间的故事,沾染着更复杂的情感。
文心出生在与南京一江之隔的安徽小城,南京于她而言是生活中很多细节的堆砌。儿时,成绩考得好,父母便会带她来南京游玩。南京的繁华带给仍是孩子的文心极大震撼,也点亮了她对城市的所有想象:原来一座城市能够这样兼容古典与现代。轰隆作业的起重机,日渐升起的高大建筑,声势浩大地表明南京是一座生长中的城市;而那些总能在城市中不期而遇的历史遗迹,又无声地彰显着南京的历史悠久和文脉悠长。
定居南京后,文心有更多机会了解南京。2004年,文心参与了一个寻访抗日老兵的公益项目,她由此接触了很多抗日老兵、慰安妇和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这段经历让文心深受震撼,也让她更深刻地认识了南京。
“很多抗战老兵的家境很好,不当兵也能有很好的出路,有些老兵当年则是被抓壮丁进的队伍。”文心说,不管出身和来历如何,一旦进入队伍,老兵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中国不能亡”,这激励着他们在战场上视死如归。在数百个这样她接触到的普通个体身上,文心看到了一种不息的精神,让她理解了南京这座城市何以伟大、中国这个国家何以伟大,“当你深入每一个人的事迹和内心,才真正理解什么是中国人的精神和信仰”。在街巷中实地寻访这些与中国抗战记忆有关的老人,触摸尚带余温的砖块,聆听饱含情感的讲述。文心真切地体会到了南京这座城市多维的面相,读懂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以及生活于其中的居民。
所以,当接到出版社的邀约,写一本南京城市历史的书籍时,文心欣然答应。她读了4大箱200多本历史文献,做了16万字的笔记,将南京历史文化追溯至千年前的北阴阳营文化,以文学想象与历史剖析相互交融的方式,从最早出现在南京的人类活动遗迹讲起,细腻地描绘了南京的历史变迁。
文心说,她希望能够在《南京六千年》中呈现城市那些“看不见的部分”,这也是写作这本书最有难度的地方,“南京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和气质是什么?它到底给予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古往今来的人什么?历史上生活在南京的这些人又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什么?”
正如她在《南京六千年》的最后一章“永远的南京”中所写:作为一个地理上的物质存在,城市是有兴衰消亡的,但城市整体不死,总会有新的城市,在过往每一个世代的废墟上继承文明的理性,薪火相传。
现代快报+记者 张垚仟 王凡/文
牛华新/摄
南京呈现了华夏文明的精神内核
读品:南京城历史悠久、文脉悠长,讲述南京的历史并不容易。在《南京六千年》中,您选择了怎样角度或线索来呈现南京历史?
文心:人们常认为书写城市历史要按时间顺序,但我觉得城市不仅仅属于时间。时间可以讲述历史,但无法讲述空间。六千年中所有曾存在的人、事、物共同塑造着当下的南京,所以我用了三条脉络来书写南京。
一条是我们通常所熟悉的,时间的,沿着六千年北阴阳营台地先民的生活一路走到今天发生过什么;另一条脉络有关城市的意象如何形成,这也是对城市的分类,城市不同的符号,不同的面目,不同的气质,比如王者之城、名士之城、离乱之地、复兴之城、信仰之城、开放之城、文学之城各自是怎样形成的;还有一条脉络是城市的命运,城市是怎样成为今天的城市,华夏是怎样成为今天的华夏,我们为什么曾经站在世界之巅,我们又是为什么在晚清时期与新的时代擦肩而过,在那些历史大变革的路口,城市的选择是什么,华夏的选择是什么,这一切实际上是让我们看见的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命运和走向。
读品:立足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阅读中国历史,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南京的历史为何成为“中国六千年的缩影”?
文心:很多人看到《南京六千年》的书名时,疑惑“六千年”的时间概念从何而来,“六千年”是一种叙述方式,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南京这片土地。追溯至六千年前新石器文化,南京这片土地和中华大地都尚未被定义。当时北阴阳营台地上生活的那群先民,他们也喜欢吃菱角和藕,喜欢佩戴雨花石,他们的情感、审美、生活习惯与此后的南京人是相呼应的。原始的先民如何一步步发展成为华夏文明,这个过程其实是特别有意思的。
直到西汉时,南京这片土地上的居民仍然以渔猎为生,保持着断发纹身的风俗,与中原文化截然不同。西汉的丹阳太守李忠来到南京后,将礼乐文化一寸一寸地扎进了这片土地。这时,南京在风俗文化上已经纳入了华夏文明,但内心的情感认同上却依然不是。这从东吴灭国后,南京街头小孩唱的童谣“中国当败吴当复”中可见一斑,地域文化之间依旧存在鸿沟。东晋时,南京真正成为了华夏,甚至成为了华夏文明的避难所和薪火相传之地,成为华夏文明复兴的希望所在。到了明朝,南京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华夏的中心。
从不属于华夏文明到纳入华夏文明的框架,直到成为华夏文明本身。从南京城市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华夏文明如何认知自身,国家是怎样萌芽和发展的,经历流离失所和四分五裂,又有一种怎样的力量让南京城和华夏文化重新生长起来。理解中国历史,南京历史是一个绝佳的角度和切片。
读品:您一直致力于传统思想文化史的研究,这也成为您理解南京历史的一个切入点。在“平衡的中华”一章中您指出“南京让人们真正明白了中国是一种观念,在这个观念里,所有认同华夏精神的土地,都可以成为中国。”从传统思想文化史的角度来理解南京历史,南京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何在?
文心:南京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呈现了华夏文明的精神内核。世界上有很多文明古国,但唯有中国文化传承了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华夏文化始终是生长的、有弹性的文化。很多国家或地域的只有一个“神圣之地”,比如耶路撒冷或麦加,但中国不是。历史上,长安曾经是中国的“神圣之地”,失去了长安,我们还有洛阳;失去了洛阳,距离中原那么遥远的南京依旧可以成为华夏文化的中心。南京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文化的认同,这种文化认同的向心力让古老的中国总显示出一股非凡的恢复力。尽管它曾流离失所,曾四分五裂,但只要有一个城市具备了那种可以担当起成为天下之中的凝聚力,它就可以重建。我觉得这种精神是南京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
厚重的历史赋予了南京人淡然和达观
读品:为什么说“在时空的坐标中,中国没有任何一座城市有着南京那样的多面性”?是什么赋予了南京文化“多面性”的属性?
文心:南京是一座有弹性的城市,因为南京容纳下了不同的面向,这些不同的面向共同塑造了南京独一无二的气质。
六朝赋予了南京名士之气。经历了六朝,南京历史上有了一群追求自我独立、看见人性光芒、以审美为精神取向的名士。六朝这段历史深刻地塑造了城市,从此南京真正成为了文化的所在、精神的所在、审美的所在。隋唐时的南京虽然是冷落的,但这种冷落让南京拥有了“怀古”这一文学母题。南唐则从文化、经济等多重方面,让南京真正成为了“江南”。所谓“江南”,其实就代表着富和雅,南唐赋予了南京这样两个特质。明朝的南京特别有意思,作为一个帝王,朱元璋的市民气息比较重,他赋予了南京丰厚的市民气息,但同时因为南京成为了都城,这也赋予了南京胸怀天下的气象。此前的南京,确实有偏安的氛围,但到了明朝,南京的格局完全打开了。南京的城市气质不仅独特,而且有很多面向,无法简单地用一个词来概括。
读品 :“南京人是不够精明的,没有细抠精算的尖刻相,也不张扬,不会张口就是从前也阔过,即便纵论天下也没有口沫横飞的劲儿。”您在书中关于南京人性格的论述很有意思。在您看来,南京的历史文化如何影响了南京人的性格气质?
文心:我们常用“大萝卜”来形容南京人,为什么?“大萝卜”给人一种憨厚老实、没有棱角的感觉,其实是因为南京人经历太多,厚重的历史赋予了南京人淡然和达观,所以南京人有一句话叫“多大事啊”。
城市是一个容器,过往发生的所有事情,共同影响和渲染着生活于其中的人。南京人的气质就对应着南京这座城市的气质,比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一个挑粪工对另一个挑粪工说:“兄弟,今日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这是一种书卷气;“秦淮八艳”的故事也是一种书卷气。这种书卷气来源于历史的熏陶,而南京人身上“大萝卜”的气质也来源于历史的磨练和馈赠。
读品: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曾说:文学通过想象和书写将历史转变成城市记忆,城市传记表面书写城市历史,实际是通过想象与书写完成城市记忆的复活与还原,从而完成城市历史建构。在书中,您采用了文学想象与历史剖析相互交融的写作方式,那么您又如何把握其中文学想象的虚构程度?
文心 :城市传记的时间跨度太大,但文献记载却相对有限。比如《史记》记载了泰伯奔吴的经历,但泰伯来到太湖,经过南京这段时,他经历了什么?他是否遇到当地土著,土著的反应是什么?史书上没有记载,只能通过作者的想象来补充。这种想象是建立在人之常情上的想象,无非是两种反应,要么是一种文化和平地接纳了另一种文化,要么经过惨烈征服的战争。还有当伍子胥知道自己的哥哥和父亲被被处死,他是什么样的情绪?只能通过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地来感受。
南京城有能力接纳一切
读品:“没有哪座城市有南京这样多的灾难、象征、预言与希望,也没有哪座城市有南京这样伟大的生命力,更没有哪座城市像南京这样,既生于历史,也生于未来。”您在书中毫不吝惜对南京的溢美之词,从中能感受您对南京城市未来发展的信心。这份信心从何而来?
文心: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当年得知这个口号后,有一天清晨我开着车从仙林途径玄武大道去上班,看到南京的城际线上坐落着紫峰大厦和玄武湖等地标。想起自己从儿时到长大,一直目睹着南京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那些正在建造中的各种建筑上,搭满了脚手架以及忙碌中的工人。我看到南京这座城市始终在生长,今天,南京城依然在生长。更重要的是,南京城的生长是古典与现代并存的,高楼大厦与玄武湖、明城墙是兼容并行的。各种面向在南京这座城市的空间中奔涌,让我们感受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南京城有能力接纳一切。
读品 :写完这本书之后,您本人对南京有哪些新的认识?
文心:没写这本书时,我其实并不懂得这座城市,虽然我觉得这座城市很好。我曾无数次向朋友推荐,在秦淮河畔行走,能遇见桃叶渡、朱雀桥,遇见王谢人家,但我并没有深刻地理解为何这些东西那么重要。写完这本书后,我与这座城市之间的关系不一样了,我开始懂得它、品读它、理解它。
读品:阅读历史也是为了理解当下。通过《南京六千年》这本书,读者能够从哪些方面对南京这座城市有更深刻的了解?
文心:从宏观的角度,《南京六千年》这本书以大历史的视角呈现了一座城市何以为华夏文化的中心、华夏何以为华夏的过程,同时也呈现了一座城市和一个国家的生长与命运、走向与转机,它们为何呈现出今天的面貌。从微观的角度,读者能够从无数鲜活的事件和无数具体的人,体会到这座城市为今天南京人留下的记忆、审美、情感和表达,让我们从一个更鲜活、更具情感的角度来理解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