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对不规范的行为加以遏制,将躺着都能发财的“偏门生意”挡在校门之外,方能最大保证师生的利益
近日,肇庆怀集中学小卖部5年租金超900万元的消息引起热议。8月28日,南都记者致电怀集县国资委,工作人员表示,该单位是审批机构,委托第三方公司综合地理位置等因素对小卖部进行评估,再通过肇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怀集分中心进行竞价交易,900多万元是自由竞拍的结果。
一家校园小卖部拍出这么高的租金,令人咋舌。过往,校园小卖部“天价租金”现象并不鲜见。这一情况足以说明承包校园小卖部的收益之高。
当地有关部门一语“自由竞拍”,确实揭示了这一市场化行为的公平性,但,仅有此就够了吗?
几乎可以肯定,顶着这么高租金的承租者,将通过“随行就市”的经营行为来获得相应报酬,否则其必定难以化解超高经营成本带来的压力。日均5000多元的租赁成本,绝不是一个小数目。这样一来,校园小卖部的公益性就难以得到保证,而师生的“荷包”将可能成为直接的“牺牲品”。
对于公众的担忧,怀集县教育局表示,小卖部归属当地国资委管理,其竞拍的租金并不属于学校。开学后,局里会关注该小卖部的货品售价。这样的监督是必要的,校园小卖部应具有公益属性,不应成为商家眼中的“兵家必争之地”,然而,如果监管部门对小卖部的售价进行干预,那么小卖部承租人的利益就会大概率受损,这与吸引投资人前来竞拍的“安排”相矛盾——何况,教育局并不是物价指导部门。
核心问题是,这场引发全网关注的竞拍事件,到底哪里不对劲?
竞拍的本意当然是择优“录取”,这样可以劝退资质差的承租人,引来资质良好的承租人,推出规范的经营行为。这对师生有好处。但竞拍到如此火热化的地步,已有偏离主题之嫌。
必须看到,2021年,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印发的《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提出,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明确中小学校、幼儿园原则上不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
尽管考虑到某些特殊情况的存在,“校园小卖部”并没有“一刀切”地消失,但“校园小卖部”受到严格审视和限制,以维护师生健康权益、消费权益为要旨,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政策氛围中,大肆上马竞拍项目,搞“价高者得”,并由广大师生为之“买单”,这并不合适。
目下,我们不仅需要聚焦相关竞拍行为,还有必要审视该校这一小卖部存在的合理性。唯有对不规范的行为加以遏制,将躺着都能发财的“偏门生意”挡在校门之外,方能最大保证师生的利益。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