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7版: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3年8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吴门之杰——吴 木先生(一)
  吴 木 《天外耸芙蓉》
  吴 木 《清流》

  □萧平

  ■木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四度春秋,2015年,他的大型个人作品展和作品集,在政府的关心下,于他生长七十年的故土——苏州面世。这是值得庆幸的事。

  以往,我每次到苏州,总会去先生在大王家巷的老屋,渐走渐近,看到那棵参天的洋玉兰树,心中便会猛然一惊,因为这里有一道看不厌的吴门风景——盎然古风的先生和他高深莫测的艺术。

  吴门,即是苏州的古称。其艺术传统源远流长,令人向往!如题所云“吴门”,则有两重含义,其一指苏州地区。正如陆俨少先生所言:“■木先生以画世其家,自其大父伯滔先生、父待秋先生及君三代,皆以山水名于时,吴中言山水者,咸归吴氏。”(陆俨少1976年题吴■木山水册)先生“吴门山水画第一人”之称是不言而喻的;“吴门”的第二重含义,指吴氏家族三代画坛名家。先生青出于蓝,后来居上,其艺术成就最为卓著。吴门之杰,先生足以当之!

  先生很早就显现出在艺术上的非凡才华,年方九岁便作《长江万里图》,据说其幼时吴昌硕先生曾抱之坐膝云:“将来必有大成!”家学,在中国画传承历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位置,它是传统艺术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唐代的“大小李将军”、宋代的“大小米”以及明代“吴门画派”的传承实例,都是有力的证明。

  先生出身于艺术世家,祖父吴滔(1840—1895),字伯滔,晚清海上名家,擅山水兼作花卉,与吴昌硕交谊甚深。父亲吴徵(1878—1949),字待秋,书、画、印皆所擅,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为海上四家(“三吴一冯”)之一。待秋公雅好收藏,所存明清佳作不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曾在先生老屋看到过这批藏品的一部分,其中一轴倪元璐行书,让我顿时明白了待秋公与■木先生书体的来源。一件藏品,影响到两代人,足以说明收藏的意义了。

  生长在收藏甚丰的艺术之家,这真是■木先生的幸事。祖父伯滔画笔疏淡,在海上名家中并不突出。到了父亲待秋,山水专攻王原祁,笔墨繁密苍厚,较之前辈显然有了发展。他擅用一种短锋蒜头笔,便于反复皴擦,■木先生还送过几支给我试用,那已是文物了。待秋公的不足在缺少变化,笔墨、色彩大多相似。而■木先生视野开阔了许多,他大约很早便得到了父亲的真传,对王原祁一路山水根底牢固,原祁在“四王”中风格最为突出,尤其在他晚年,发展了董其昌的画路,开拓了山水画的新径。先生由王原祁上溯董其昌、文徵明、沈周、元四家、荆关董巨,甚至唐人,中国山水画的一脉千载,他几乎摸索遍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