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3年8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返回首页
父子上阵齐种粮:从“会种田”变“慧种田”
  刘武操作无人机
  刘伟的部分农机
  农场大米获得的荣誉
  无人机正在作业

  “今天下午把山脚下那块田埂上的草除了,明天按照计划就该飞无人机打农药了。”8月17日中午,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过后,天空开始放晴。镇江市丹徒区辛丰镇农伟家庭农场主刘伟一家四口来到位于辛丰镇山北村的几块稻田,安排起这两天的田间农事。

  1995年,23岁的他从宿迁来镇江“淘金”,机缘巧合下从事农业,从最初的60多亩土地发展到现在的520亩,不仅规模变大了,他还拥有了插秧机、收割机、碾米机、无人机……农机越来越多,种田技术越来越先进。2020年,“95后”的儿子刘武在他的感染下辞去厨师的工作成为一名“新农人”,“以前是会种田就好,现在是要‘慧种田’才行。”刘武说。

  现代快报+记者 曹德伟 文/摄

  “庄稼汉”初体验:种粮富了口袋

  清晨6点不到,田埂上的草丛里还沾着露珠,刘伟一家四口已经早早地换上工作服,头戴草帽、脚穿胶鞋,骑着电动三轮车出发了,“夏天温度升得快,趁着早晚凉快多做点。”

  立秋已过,可气温依旧居高不下,农田里绿意盎然却也炙热笼罩。现在虽是农闲时分,可田间管理不能停,除草、治虫,每天仍要顶着高温在田里呆八九个小时。

  成为“庄稼汉”是此前刘伟没想过的事。1992年,他和三个同学坐车从宿迁来到这里,起初在灯泡厂干活,一天赚3块多钱,做了15天之后,他觉得入不敷出,果断辞职盯上了贩菜。“那时候我从丹阳农贸市场批发到村上卖赚差价,凌晨1点骑自行车出发,一直干到8点多,一天能赚60多块钱。”

  贩菜让他尝到了甜头,第一年就攒下了3万多元,“那时候我打听了一下,农村盖个二层小楼只要18000元,腰杆瞬间就挺直了。”口袋鼓了,心思就活络了,没多久他和人合伙创业开了个灯泡厂。不过半年下来积蓄就全亏空了。

  “后来看人种西瓜,也就跟着种了,没想到竟然成功了。”1995年,他开始了“庄稼汉”的初体验,承包了60多亩地,又召集了8个老家同村经验丰富的长辈,将他们请来山北村,“他们的日常开销都算我的,化肥、种子这些也都由我来买,卖水果的收益三七开。”

  分成机制让大家兴致高昂,当年刘伟净赚7万元。但是老人们恋家,第二年便要回家去,好在一年的磨合下来,刘伟也会种田了。1997年,他将种植面积扩展至100亩,种植的方向也从水果蔬菜向粮食种植转移。“那几年,粮价越来越稳,利润空间充足,种植粮食在我看来总不会错,应该是农民最稳定的收益。”

  这一干就是28年,从当初一人外乡闯荡,到如今“粮袋”鼓了“口袋”,刘伟的小日子越过越富足。

  “新农人”探索:技术加持高效种植

  来到田埂上之后,刘伟和妻子便开始用割草机清理起田埂上的草来,“下雨过后,草长得快,通常25天就要除一次。”

  父亲忙除草,刘武也没闲着,他和老婆从车上卸下“大块头”无人机,老婆开始配比药水,刘武则调试起了机器。“以前治虫只能人工喷,但自从用了无人机后,效率大大提高了!”

  绿油油的水稻田边,刘武娴熟地操作着无人机,几下按钮,无人机腾空而起,“嗡嗡”地沿着事先设置好的路线在距离稻苗1米多高的上空来回穿梭,一道道“药雾”均匀地喷洒下来。

  五百多亩水稻田的治虫工作量可不小,以往人工拉管打农药,四个人一天也打不了100亩,而现在即使在丘陵地带,农田分散的情况下,一天也能给200亩农田打农药。

  从会种田到“慧种田”,刘家父子投入了近百万元采购设备、租赁厂房,除了无人机外,还买了插秧机、收割机、碾米机、分筛机……实现了从种植到收割到包装全流程的机械化。

  三年前,刘武也没想过自己会和父亲一起种田,“之前我在做厨师,后来家里买了不少机械忙不过来了,我爸让我回来帮忙。”从小对农田很有感情的他想想现在农业也挺有前景的,就义无反顾地回来了。三年多的田间作业,黝黑的皮肤成了父子俩的同款“标配”。

  农伟家庭农场主要种植水稻南粳46和扬农一号两个优质品种,在农科院技术员的指导下,他们的水稻田与别家相比有点特别,“看见稻田里插着的黄白色杆子没?那就是配套的诱捕器,能够诱捕蛾子,采用物理手段降低病虫害。”刘伟骄傲地告诉记者。

  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有机种植大幅度提升了大米的品质与口感,父子俩种出的大米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品质极佳。在第二届“镇江好大米”评比中被评为优质产品,在第六届“盱眙龙虾香米”杯江苏好大米品鉴推介活动中,又获得“江苏好大米”特等奖。而每年产出的大米春节前后便会一销而空。

  他们既是“农场主”又是“田保姆”

  农伟家庭农场不光承包流转土地运营,还承接农田托管,从种到收统一服务,是村民们身边的“田保姆”。

  山北村村民朱峰家的三亩地从去年起就交给了刘伟父子打理,“耕、种、管、收都不用我们烦神了,太方便了!”面对记者采访,朱峰轻松地说。合作社设备齐全,飞防、施肥等田间管理及时,他的水稻亩均产量一千多斤,不光解决了全家人的口粮,还能给亲戚朋友们送点余粮。“老人年纪大了种田子女们不放心,但是田荒着又可惜,有人打理一举双得。”

  凭借着一套齐全的机械化设备,目前农伟家庭农场已经代管农田百余亩,一亩地收取350元服务费。这要是放在十年前,刘伟想都不敢想:农民愿意花钱雇自己种地。

  二十多年种田下来,他发现农村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子里环境变好了,道路交通更加便捷,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过变化也给他带来了新难题,“以前农场的固定零工就有十几个,现在想找个零工不容易了。”就在两天前,一名七十多岁的工人请假说要出去旅游,最近不能来干活了。“农民和旅游这两个词似乎很难联系起来,但现在他们都走出去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