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湖湾绕城、山水入城,人文荟萃、创新澎湃。
这里,位于中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几何中心,联动苏锡常、对接沪浙皖,可媲美世界一流湖区。
这里,科创形态丰美、产业形态精美、绿色形态优美、城市形态秀美、生活形态和美,每天都在上演“滚动更新”,目之所及,常见惊喜。
这里,就是无锡滨湖!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拥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近年来,滨湖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环太湖科创圈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积极构筑活力迸发的“创新热土”、加速腾飞的“产业高地”、风景独好的“靓丽湖湾”、宜居宜业的“品质城区”、富足安康的“幸福家园”,以一种渐进式的“精雕细琢”,加快打造“颜值”“气质”双在线的“靓丽太湖湾、活力科创带”。滨湖区正在用脚步稳健的实际行动,冲刺在“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每一条赛道上。
现代快报+记者 庄剑翔
这里,是一片创新热土
创新,是滨湖得天独厚的禀赋气质。这里集聚了中国船舶702所、中航动力614所等12家省部属科研院所,江南大学、东南大学无锡校区等4所高等院校,以及太湖实验室等7个重点实验室和28个省市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全国鲜有的“集好山好水、真湖真湾、高企高校、大院大所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区。
以创新的“涟漪”激起高质量发展的浪潮。滨湖始终高度重视优化创新生态,统筹抓好创新要素集聚,目前已落地建设清华大学未来技术创新中心、上海交大无锡光子芯片联合研究中心、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了无锡(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无锡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等一批高能级产业园区,诞生了“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和“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国之重器”。同时,滨湖还持续扩大创新发展“朋友圈”,院(校)地合作机制不断健全,先后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大、西北工大等国内重点高校开展战略合作,打造“现象级”的院所经济,进一步构筑了创新发展的“强力磁场”。
随着元宇宙、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最前沿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起势,“吾+”人才安居工程、“优才荟智”计划等人才项目全面铺开,一大批青年学子返乡归巢,投身滨湖发展建设。目前,全区人才总量已达16万人,科研人才超过2万人。
这里,是一方产业高地
以太湖湾科创带支撑世界级创新湖区的建设,科技创新是“灵魂”,产业发展是“筋骨”。滨湖区以产为核,始终坚持把驱动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围绕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软件信息、智能网联汽车、旅游五大优势产业,数字影视、“两机”、低碳环保、创意设计四大特色产业,元宇宙、量子、人工智能三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精耕空间、精选项目、精筑环境。
围绕“543”产业,滨湖区制定完善“1+N”产业政策框架,设立规模不低于50亿元的“十四五”现代产业发展基金,变单一奖补为“投扶联动”,覆盖企业招引、初创、成长、壮大、上市等全生命周期发展需要。发布“招商靶向图”“投资热力图”,积极搭建数字化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让更多优质项目与产业链资源精准匹配,全面打开招商新局面。同时,出台《滨湖区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推进企业“五上”发展行动方案》,以企业“上量、上规、上云、上市、上榜”为切入点,助力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2022年,五大优势产业营收规模均超百亿,新兴产业业务收入年均增速保持20%以上,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76.3%、全市最高,培育了高新技术企业661家,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689家,23家上市企业总市值占无锡的半壁江山。
这里,是一个靓丽湾区
外依太湖、内拥蠡湖,这是滨湖最宝贵的禀赋资源。这里拥有无锡90%的太湖岸线,辖区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64%,山林面积占整个无锡市区山林总面积的92%,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太湖108廊道”以山水西路为起点,一路延伸,串起无数美景——3个国家5A级景区(灵山景区、央视基地、鼋头渚)、5个4A级景区(蠡园、梅园、无锡影都、无锡动物园、阖闾城遗址博物馆)。其中,鼋头渚风景区被誉为“世界三大赏樱胜地”之一,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成为江苏最美水地标。
作为中国吴文化发源地之一,滨湖历史悠久,吴文化、工商文化、佛教文化、影视文化交汇交融,孕育了独特的城市形态和文化特色。这里是世界佛教论坛、江南文脉论坛永久承办地。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太湖影视文化产业投资峰会等知名盛会以及中国帆船城市超级联赛、无锡马拉松、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品牌赛事也在滨湖举办。每年樱花盛开的季节,全国最美马拉松赛道一票难求。
近年来,滨湖还全新亮出“五湾五城”拥湖发展功能区布局(蠡湖湾未来城、运河湾现代城、红沙湾科学城、灵山湾生态城、九龙湾智造城),并大力开展城市美学设计和沿山环湖区域风貌塑造,精心雕琢尽显城市空间美学典范的湖湾城区,穿行滨湖四季,犹如“人在画中游”。
这里,是一座品质城区
踏入一片地,爱上一座城。在滨湖,传统和现代共融共生,美丽乡村各具特色、星罗棋布,运河湾、荣巷古镇、南泉老街等“城市记忆”加快焕新,融创文旅城、河埒口、湖滨商业街等重点商圈人气火爆,聚焦“食、游、购、娱、体、展、演”全要素,通过一系列有品质、有内涵、更便捷的消费场景,将更多“好吃、好看、好玩”的服务内容带给消费者,释放滨湖消费新活力。
此外,滨湖交通网络便利,环太湖公路、苏锡常南部高速、锡宜高速穿境而过,无锡市内已运行及规划的1至7号地铁线路均穿行滨湖,加上正在建设的341省道以及未来规划建设的S2锡宜线、S5苏锡常南部快线等,将进一步加强滨湖与外部的联系。四通八达、高效便捷的交通路网,使得滨湖能够全域融入“苏锡常半小时”“上海1小时”交通圈。
这里,是一方幸福家园
以营商环境之“优”,促市场主体之“活”。作为“江苏省营商第一区”,滨湖区5年更新5版营商政策,以“颗粒度”更细的改革举措,努力打造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长三角“营商热力区”。
以美好生活场景为核心,滨湖不断完善城区基础配套设施、优化城乡群众居住环境、健全现代城市治理体系,积极探索“美丽宜居城市+”实践,通过推进“疏林透水”“显山透绿”“美丽河湖”等工程,彰显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城市个性,以独特的城市美学,让近者悦,远者来。
此外,滨湖民生事业、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等各领域工作均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相继引入南师大滨湖实验学校、华东师大附属无锡滨湖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等一系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