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3年7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返回首页
“疑似吃凉皮中毒致1死1伤”引关注
这些食物都能引发米酵菌酸中毒!

  近日,网传河南永城市疑似有人吃凉皮后出现中毒症状,导致1死1伤,家属宣称两人均为米酵菌酸中毒。目前,当地相关部门正在对此事展开调查。与此同时,夏季吃凉食可能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引发了网友关注。

  

  现代快报+记者 宋体佳 高达 严君臣

  米酵菌酸很凶悍,加热1小时仍可保持毒性

  据了解,上述事件经过媒体报道后,有关米酵菌酸中毒的话题很快就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并非偶发,公开报道显示:2020年10月,黑龙江一家9口人在家中聚餐时因食用自制“酸汤子”引发中毒,9人全部死亡;同年,广东也发生两起类似中毒事件,其罪魁祸首都是米酵菌酸。那么,米酵菌酸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何如此凶悍?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马亮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米酵菌酸是由号称“酵米面杀手”的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代谢产生的。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本身并不可怕,煮沸之后就能杀灭,但其代谢产生的米酵菌酸毒素,极其凶悍。米酵菌酸是一种小分子脂肪酸,耐热性极强,即使经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很难破坏,120℃下加热1小时仍可保持毒性。

  这些食物都可能造成米酵菌酸中毒

  据马亮介绍,河粉、肠粉、酸汤子、年糕、宽粉、银耳、木耳等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泡发的食物都可能引发米酵菌酸中毒。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米、粉类食物在制作过程中原料变质、存储不当,泡发后的银耳、木耳未能及时食用而放置在温湿环境中,都会造成细菌大量滋生,进而导致米酵菌酸食物中毒发生。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提示,有三类食品如果被环境中椰酵假单胞菌污染,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一是谷类发酵制品如发酵玉米面、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等。

  二是变质银耳、过久泡发的黑木耳。

  三是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中毒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无发热

  “米酵菌酸的致死率非常高。”马亮告诉记者,根据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米酵菌酸中毒导致的死亡是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首要死亡原因,中毒死亡率高达40%~100%。摄入含有米酵菌酸的食物后即可引起中毒,对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吃得越多,症状越严重。

  中毒症状主要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重者呈咖啡色样物) ,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疽、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一般无发热。

  疑似中毒要尽快催吐、及时就医

  如果在食用可能含有米酵菌酸的食物后,出现疑似中毒症状该怎么办?对此,马亮介绍,遇到这种情况后,应第一时间用手指刺激咽喉部,催吐,将刚吃进去的食物呕出。用干净容器或薄膜袋装呕吐物或高度怀疑的剩余食物,及时转至医疗机构就诊,告诉医生有进食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高危食物史。如果中毒剂量大,只能依靠血液透析解毒。

  既然米酵菌酸中毒如此凶险,那么普通市民该如何从源头上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马亮提醒:要避免米酵菌酸中毒,首先不要制作、食用酸汤子等发酵面米的高危食品,泡发银耳、木耳应即泡即用,不食用浸泡过久的黑木耳或银耳。此外,要从正规渠道购买食物,购买河粉、粿粉后应及时食用,建议当天吃完。家里的谷物食品储藏于阴凉通风环境,注意防潮、防霉变。有不适症状要及时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并尽快催吐,及时就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