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2版: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3年6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汪贻广:篆隶书法杂谈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140cm×23cm×2
  汪贻广书法百联
  138cm×35cm
  一壶清茶许流年,半卷闲书慰平生
  140cm×23cm×2
  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140cm×23cm×2
  丈夫志四海,古人惜寸阴
  140cm×23cm×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40cm×23cm×2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40cm×23cm×2
  古人所重在大节,君子于学无常师
  140cm×23cm×2

  □汪贻广

  中国书法有3000多年的历史,汉字的传承衍继,承担了记言录史、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瑰宝和中国精神的象征。作为中国书法五种书体中最古老的篆书,它是商、周、秦三朝的正体,用了1300多年,而之后的隶书为汉代的正体,用了400多年,加在一起1700多年,几乎占了我国文字史的一半。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两种重要的正体,为中华文明发展延续功不可没,坚信新时代还会继续且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据史料记载,自清代提出“碑学”这个学术名词以来,从碑学的演进过程和创作的主要成就来看,碑学的创作主体恰恰就是篆隶。由此,清代开展轰轰烈烈的碑学运动便是从篆隶书法开启的,碑学始于篆隶、兴于篆隶,且篆隶创作贯穿始终。我们通常理解碑学书法,它所追求的是篆籀气、金石气,要有碑意碑味。这就把碑学审美与帖学作了明确分野,因为,碑学这种审美追求不是自然书写拥有的,帖学则是建立在自然书写的状态下进行的,最初都是写在绢上、帛上等载体上,后来发明了造纸术,就写在纸上。金石气、篆籀气是刀刻、模铸,再加上自然风化、风雨侵蚀,自然天工参与创造,而后形成不同风格的拓片,再加上书家对它的认识理解和心中的审美理想,汲取拓片里的那些元素,然后把它转化为书写性的笔墨语言,形成书家心中的碑学理想。碑学经过千年的历史之后,清代碑学对于书法历史的遗存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整合,所有形式可能的元素都进行了笔墨的转化,然后才形成丰富多元的形式语言系统,比如赵之谦的温雅、何绍基的古拙等,他们对于碑的理解和书写方式的不同,而衍生出碑学的众多的不同风范,所以说碑学实际上是书法的一次飞跃,这也为我们今天研习创作提供了大量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篆书和隶书,除了碑版以外,其书法作品,应该说是以清代和当代为最佳,这要归结于清代人长期不懈地对篆隶的研究。我们今天所认识的篆书和隶书都打上了清代书法家的烙印,也正因为这样一个烙印,才给我们奠定了篆隶书法的根基并留下空间。如刘洪彪先生所言:我们这个时代做了一个古人没做过的事,把3000多年历史上所有出现的文字,拿到一个时代用,进行整合、创作、展出,历史上没有一个时代做到过。的确,当代的我们是幸运的,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求发展不可谓不幸福!

  篆隶书法创新的方法很多,特别是在当代,由于多元文化的发展,书法家们越来越注重个性张扬,再加上出土文物的丰富,可以借鉴和取法的资料日益增加。具体来说,篆隶书法创作包括篆隶融合、金石趣味、碑简杂糅等方面。一是篆隶融合。我们知道,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所以经常讲“篆隶不分家”“篆中有隶,隶中有篆”。当代书家时常以篆书的笔法和隶书的结构来进行创作探索,取得了通常状态下所得不到的艺术效果,增加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情趣;二是金石趣味。当代书法家在篆书和隶书的创作中追求金石趣味,是清代以来书法家所进行的探索的继续,在隶书作品中融入金石气息,可以增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使得原本就古朴厚重的篆隶更添苍茫、浑厚的感觉,作品看起来也更加有质感;三是碑帖杂糅。创作中,主要是在隶书创作中融入简牍帛书笔意和情趣,是当代隶书发展变化的又一特点。简牍

  帛书是隶书发展和创作的一个宝贵的取法之源,适度加入一些行草书笔意,姑且称为“草隶”,这一杂糅也为隶书创作提供新的尝试。要实现以上篆隶书法创新,我以为至少要具备两种能力:一是要具备分辨精华与糟粕、鉴别决定取舍的能力;二是要有能力做到取舍,使古为我用。这两点有个共同的灵魂,即寓于传统中的艺术创新发展规律。也就是说,传统不是一种只能用来供奉的僵化概念,它是能够不断丰富、延伸,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于传统与创新关系我在《厚斋艺话》中曾有这样的描述:传统与创新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互为动力、相辅相成。离开创新谈传统,传统便是死水一潭,充其量只是个“供品”;离开传统谈创新,创新则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谈得上创新发展。

  篆隶书作为中国书法的源头,今天当然要赓续它的“篆隶古法”核心成分,因为,它是一种原始的美感在起作用,所以篆隶书法最典型的特质便是“高古”,“高”和“古”都是久远的含义。历代碑学书家早已实践和验证了通达书法高古的唯一有效途径便是“篆隶古法”。所谓篆隶古法,旨在今体书的形式美内融入篆书与隶书的某些形式技巧成分,以增其古意。时间可上溯到宋代,由于隋唐以后的书法古意渐失,引起了宋人注意,经过反思宋代的书家们发现“篆隶古法”逐渐丧失是书法少古意的根本原因,因此,自宋以来很多论及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欧阳询等人的书法时都从“篆隶古法”方面给予肯定。宋以来的书论家是把“篆隶古法”作为衡量书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事实上钟繇、王羲之的书法是直接在篆隶古法基础上形成的,颜真卿和欧阳询,特别是颜真卿是在唐代书风由“古质”向“今妍”转变的大趋势下,反其道而行之,以篆隶古法作楷书,而成为继王羲之之后伟大的书法家的。因此,得出一个结论:每当书法发展碰到问题时,篆隶古法和篆隶书法都会备受关注,今人学书不可不察。

  个人置于博大精深的书法历史长河之中是渺小的,能做的事情也非常有限。我以为,如果能把自己已经认识到并且能够把握的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做好,已属不易,也算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就我目前篆隶书法主要审美追求可概括为“野、古、劲、趣”四个字。所谓“野”,我理解属于原始、原生态的美学范畴,即排除表象之外内核的那部分,进入上古的篆隶世界,体会原汁原味的探索和创造;“古”指扎根传统,与古人共鸣,先取其常,辅以奇变。大篆临读三代遗迹,兼收并蓄。小篆上追秦汉,下涉清代各家。隶书则以汉碑为主,旁及金石砖瓦镜铭简帛陶文,取法皆古,而又努力让其无迹可寻。即使暂时做得还不够好,我想‘入古’方向应该不算错;“劲”即朝气,符合作者年龄段应具有的时代特征,主要包括四个‘气象’。即‘多元气象’,我理解就是艺路要宽、思维要开阔,由此便会带来技法上的创新变化。‘正大气象’就是做人为艺要堂堂正正,就作品而言,要有震撼力。‘民族气象’就是我们的根,中国人写的是汉字,归根结底就是不能脱离汉字本质属性。‘现代气象’就是作品要有时代气息,留有我们这个时代的烙印;“趣”即味(味道),值得玩味。在各种书法中,古文字篆隶最难得味。这就需要多写多看,要能观察入微,能精微才能知味,知味方能入道,下笔自然有味。个人觉得,还有直觉、反复地体会验证与兴趣甄别,包括适当走些弯路等,对于提高眼界、把握分寸都是极为有用的。一蹴而就,一目了然,一看就会的作品,则让人一看就过,过之即忘。艺术当有难度、深度和高度,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