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坐落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苏集萃崛创生物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在完成了经营范围、地址和名称的变更后,正式成为东湖医学创新港一员。按照计划,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还将完成股改,成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细胞治疗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江苏产研院细胞所”)运营主体。这也意味着,继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以下简称“江苏产研院道路所”)后,江苏产研院细胞所在经开区全面启动运营,经开区研发产业迈入“快车道”。
张晓培 经开轩
医健产业新“核心圈”呼之欲出
走进徐州经开区大庙这片生机勃发的热土,一个个新医药项目拔地而起,一批创新型医药企业高起点起跑。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医药健康产业是徐州“343”创新产业集群的重要板块。在该产业类项目中,思路迪抗肿瘤创新药项目和复星生物制剂及高端医疗器械项目作为省级重大项目,在经开区东湖板块隔路相望,相距不过数百米;肿瘤生物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宏阳医疗、彭谱医疗等项目先后入驻东湖医学创新港,成为经开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破口、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可以说,医健产业新“核心圈”正呼之欲出。
此次,江苏集萃崛创生物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完成了经营范围、地址和名称的变更,正式成为东湖医学创新港一员,待完成股改后,将成为江苏产研院细胞所运营主体,这也意味着江苏产研院细胞所在经开区全面启动运营。
该区积极发挥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的基础优势,依托思路迪、东湖医学创新港、复星医药产业园等优质项目和平台,加快打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核心圈”,不断提高产业集群辐射带动作用,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抢占先机。
牵手大院大所,融入全省创新体系
江苏产研院积极搭建高校(科研机构)与工业界的桥梁、全球创新资源与江苏的桥梁,紧密对接企业和产业创新需求,重点布局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是江苏省重大原创成果的“策源地”。“积极打造研发产业,为江苏培育更强竞争力的高端产业。”江苏产研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如是描述产研院发展模式。
作为全市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主阵地,经开区坚持擦亮产业创新“底色”,紧密牵手大院大所,推动产业迈向高端。
2017年,江苏产研院、经开区、徐工集团及核心团队共同发起成立了江苏产研院道路所,也是当时江苏产研院在徐州及苏北地区首家专研所。该所聚力公路建设与养护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目前,已累计孵化企业6家,2022年实现营收7亿元;承担各级科研项目2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项。3款产品整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6款产品整机达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截至今年3月,共申请专利239件,专利估值总计8948万元,21项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标记为“高价值有效专利”。
2022年12月,经开区、科学家团队、江苏产研院、徐州医科大学签约成立江苏产研院细胞所。这也是该院在苏北布局的首家生物医药领域专业研究所。按照计划,细胞所将整合创新资源,聚焦血液肿瘤双靶点治疗、免疫细胞治疗实体瘤等领域的研发及成果转化,持续引进高端研发团队、孵化相关产业链企业。
除了这两家专研所外,江苏产研院在徐州还落地了4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均在经开区。
去年底,江苏产研院与徐州浩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签约揭牌,两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成为江苏产研院核心合作伙伴企业,融入长三角国创中心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2019年,江苏产研院协鑫联合创新中心、万邦医药联合创新中心成立。联合创新中心成立以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重点项目为纽带,双方在协同攻克关键性技术,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常态化合作关系,达成了合作共赢,带动了企业又快又好发展。
在此基础上,经开区正主动融入全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更加主动积极的牵手大院大所,和江苏产研院紧密合作,加快推进江苏集芯半导体硅材料专研所建设,以平台载体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